輻射粒子的一部分,是組成元素原子核的關鍵成分,如果它不存在,那麼元素的存在也將無法成立,繼而整個世界都不會存在。
“呼——”
想到這裡,李察再次深吸一口氣。
與其判斷是當前世界的元素,缺少輻射粒子,他更傾向於是當前世界的元素內部,多了一種地球上不存在的超凡粒子。
正是這種粒子,中和了超重核穩定島元素衰變過程中的輻射,才讓當前世界的巫師得以盡情的使用這種地球上不存在的超凡能量,才讓當前世界有了絢麗多彩的各種法術!
而如果真的存在這種超凡粒子,那麼在超重核穩定島元素外的普通元素中,也應當一視同仁的有所表現才對。
實際上,在剛才對鈾礦石粉末樣本的檢測中,他發現鈾礦石輻射強度,比地球上的標準低了近乎一半。
這不排除是某個沒有考慮到的環節產生了影響,但如果沒有出錯,是真實情況,這能用來解釋超凡粒子的存在——正是超凡粒子中和的一部分輻射粒子,所以鈾礦石粉末樣本的輻射強度低於地球標準。
超凡粒子,便是補全“超重核穩定島元素理論”的關鍵,便是總結出當前世界力量體系“相對論”或者“量子力學”的關鍵。
他研究、製作核武器的最重要原因,便是想要破解這超凡粒子。
只是,想要破解這超凡粒子,弄清楚對方到底怎麼回事,可不容易,因為這是大小尺度為10^15m級別的微觀物質。
破解的一大難題,便是裝置問題。
當前世界可沒有高能同步加速器,可沒有大型強子對撞機,同樣沒有超級計算機。
這裡,畢竟不是地球。
&n級別的微觀物質,研究它有什麼性質,能進行什麼反應,近乎不可能。
不可能怎麼辦?
就此放棄?
抱歉,那不是一個研究者該有的想法。
研究者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把不可能的事情,變得可能。
&n級別的微觀物質反應的確無法研究,那是因為物質尺度太小了。那好,就透過增加微觀物質的數量,來增加尺度級別。
如果一個粒子無法觀察,就增加到十個粒子、一百個粒子、一千個一萬個乃至近乎無窮個的粒子。
當海量的微觀粒子在極短時間內,發生10^15m微觀級別的反應,表現出來的效果,便能用來作為研究的參考。
那麼如何讓海量的微觀粒子在極短時間內,發生10^15m微觀級別的反應?
答案很簡單——核武器!
對,核武器!
當核武器自高空擲下,在撕裂空間的爆鳴聲中,釋放出超過千百個太陽的光亮時候,它的核心位置,進行的就是海量粒子在10^15m微觀級別的反應。
這就是他為什麼要研究、製造核武器!
而真的研究明白了,他又能得到什麼?
答案是……一個宇宙!
是的,一個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