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驗所庭院中,主實驗室。
李察在實驗桌前,繼續讀著來自海蒂的信件,讀到最後一部分,眉毛皺起,反覆讀了好幾遍。
“對了,李察先生,在最後差點忘記告訴你了。木頭島,其實並不是一個島,而是一個單純的地名。它之所以叫這個名字,好像是和很久之前的傳說有關。傳說這裡曾經有很多盜賊團肆虐,人們為了安全,紛紛的用木頭建造出堡壘來,進行防禦。最終把這裡好像變成一座戒備森嚴、如同海中四面環水、易守難攻的大島,讓所有的盜賊團知難而退,得到了和平。
和平之後,人們拆除了堡壘,但名字一直保留了下來,就有了所謂的木頭島。當然,現在人們更多叫它的新名字,那就是……摩爾。
對,這個地方,叫做摩爾。
總之,如果李察先生你準備離開白石城,卻不知道去哪裡好的話,可以到摩爾來看看,而我會一直期待和你相遇的。
懷有感激的,海蒂。”
“嘩啦——”
李察把信紙疊起來,放到一邊,手指輕輕敲打起桌面,發出“啪嗒啪嗒”有節奏的聲音。
“木頭島?木頭島!摩爾?摩爾!”
單純的一個名字還沒什麼,但是兩個名字聯絡到一塊,就讓他忍不住的想到一些東西。比如……
李察手一翻,從空間鐵指環中取出了一個木盒,開啟木盒,從裡面取出了一小塊裁剪過的、儲存完好的羊皮紙。
這正是當初解開十七階魔方,從金屬球的內部取出來了的,展開後,上面赫然寫著至今沒有找到任何頭緒的地名——斯德哥摩爾。
木頭島?摩爾?斯德哥摩爾?
無論怎麼看,好像這三者都像是有些特殊關係的。
不說當前這個世界,至少在現代地球上,是這樣的。
李察記得很清楚,現代地球上有一個和斯德哥摩爾很類似的城市名字——斯德哥爾摩。
這個城市是瑞士的首都,當然,比它本身出名的,是以它命名的精神疾病名——斯德哥爾摩綜合徵,也就是所謂的人質情結、人質綜合徵。
這是犯罪行為中的人質,承受的恐懼有一條脆弱的底線,當遇到的罪犯完全不講理,可以隨時奪走他的性命時,便會下意識的把生命權漸漸付託給罪犯。時間一長,人質吃一口飯、喝一口水,都會覺得是罪犯子對他的寬忍和慈悲。最終,人質對於罪犯的恐懼,會轉化為感激,最後轉換為一種崇拜。這個時候,人質會精神錯亂的認為,罪犯的安全,就是自身的安全,會主動的幫助罪犯逃脫懲罰。
簡單來說,這就是人性屈服於暴虐。
這種情況,最開始是在瑞士首都斯德哥爾摩銀行搶劫案、130小時對峙中被發現的,也就有了這個名字。
當然,李察現在關注的是城市本身——斯德哥爾摩!
斯德哥爾摩,這是一個特殊的名字。在當地語言中,“斯德哥”是木頭的意思,“爾摩”則是島的意思,合起來就是“木頭島”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