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天之後。
白日,天氣晴朗,陽光明媚,晴空萬里無雲。
李察在實驗所、主實驗室的桌子上,翻看著巫師書《門羅之章》,翻看半天后,皺著眉頭走向一邊。
“吱”的開啟一個木匣子,從裡面取出幾個刻畫著魔紋的指環——都是從地下大市場中買到的,眼睛微眯,思索著如何改造。
從數天之前暫時撤出墓地後,李察就對如何進行第二次的墓地探險有了一些想法。
第一次墓地探險的失敗,某種意義上,算是暴露出了他目前戰鬥方式的一些問題:為了高效性,他很依賴近身戰鬥,所以缺乏足夠的遠端法術攻擊。
這樣對付一些普通的巫師學徒是有優勢的,甚至可以碾壓。哪怕是面對正牌巫師,只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和對方拉近到足夠的距離,也可以短暫的抗衡,甚至殺死。像神秘組織的索門,就是被他用出其不意的方式,扭斷腦袋殺死的。
但有利就有弊。
這種方式,對付起大規模的敵人來,很是困難,比如墓地中的那些甲蟲。
單憑近身戰鬥,要想殺死所有的甲蟲,要幾天幾夜才行。容錯率幾乎沒有——一旦有什麼失誤,就要被甲蟲吞沒掉。
這倒不是說,他之前選擇了路是錯誤的,只能說面對的敵人在改變,他也要進行一些相應的變化。一號環和二號環已經無法滿足所有的需求,需要增加新的魔紋指環,來更加全面的適應。
那麼要增加幾個新的魔紋指環比較好?新增加的魔紋指環上面,要刻畫什麼法術?這些法術該怎麼解析?
能不能利用低環法術配合,來發揮高環法術的威力?
能不能試著改造魔紋,讓其利用遊離的能量元素釋放,而不是法力,從而適應天啟巫師的施法方式?
李察不斷思考。
實驗室的角落中,潘多拉看了一眼李察,開開心心的洗刷著試管。
“嘩啦”,試管碎了,沒事,換一根新的繼續洗刷。
“嘩啦”,試管又碎了,沒事,再換一根新的繼續洗刷。
“嘩啦”,試管又雙碎了,沒事,還是換一個繼續洗刷。
“嘩啦……”
試管又雙叒叕碎了……
洗了半晌,潘多拉蹙著眉頭一歪腦袋,看向李察問道:“李察,還有試管嗎?這些我都洗(碎)完了。”
李察:“額,這個……”
……
轉眼又是數天後。
“譁、譁、譁……”
潘多拉已經開始洗刷燒杯了,因為試管已經被她洗的所剩無幾。
旁邊,李察看著《門羅之章》中的內容,蹙眉思考,時不時的持著鵝毛筆在桌子上寫寫畫畫。偶爾聽到潘多拉的位置響起清脆的“嘩啦”聲,扭頭看過去,捂著半張臉,表情略微抽搐,像是有些牙疼。
這時,院門外響起來敲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