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漢語?藏語?”吐出一口氣,李察開始測試漢藏語系,接著發現在字正腔圓用普通話念出“漢語”兩個字的時候,潘多拉眨了眨眼睛,皺了皺眉頭,有些情緒波動。
李察立刻說出更多漢語詞彙測試,但潘多拉卻又恢復了本來的樣子。就好像之前的反應根本不是因為聽懂了漢語,而是好奇……李察到底還能說多久。
對此李察抿了抿嘴唇,再次測試閃含語系:“阿拉伯語?”
測試澳泰語系:“爪哇語?”
測試尼日剛果語系:“洛洛夫語……”
測試……
……
最後李察把掌握的語言都測試一遍,發現潘多拉繼續保持著原來的動作、動都沒有動,眉毛微微挑起。
現在差不多隻有兩種可能性了。
第一種可能,少女潘多拉掌握的語言,是一種遺失的或者未知的語言,比如‘印歐語系羅曼語族東部語支達爾馬提亞語’就消亡了,再比如傳說中的龍語就不是人類已知的任何一種語言。
這樣的話,自然無法交流。
第二種可能,少女潘多拉她根本沒有掌握語言的能力,通俗講是個聾啞少女。因為聽不到聲音或者講不出話,所以聲音語言對對方來說,沒有任何意義。這樣的話,比起上一種可能來說,倒還留有最後一種交流的可能性——手語。
李察看向潘多拉,伸出右手對著對方一指,接著收回,握成拳頭,只留一根大拇指在外。
這是手語中最簡單,也是通用性最強的表達:“你好!”
實際上,即便是不懂手語的人,也能理解這意思,但……潘多拉顯然不能,站在原地,微微偏了一下頭,用冰冷而奇怪的目光繼續看著。
“唔……”這樣的話,李察想了一下,開始變換手勢。
手語是用手勢比量動作,根據手勢的變化模擬形象或者音節以構成的一定意思或詞語的語言。實際上,手語也有不同的分類,也就是說,即便是聾啞人之間,交流也是可能存在語言障礙的。好在,李察還知道不同的幾種手語表達方式。
不過都測試了一下,發現潘多拉還是沒有反應。
“好吧……看來真的沒有辦法交流。”李察放棄了嘗試,搖搖頭,抓過身繼續炙烤架起來的兔子來。
潘多拉在旁邊看著,半響後可能是累了,坐在旁邊的石頭上,用兩條白嫩的胳膊託著下巴繼續看著。
看著李察烤熟野兔,看著李察吃下去,看著李察收拾乾淨……
……
深夜。
潘多拉站起來,瞥了一眼李察,一言不發的走進了古堡中。
李察看著潘多拉進入,扭頭看了一眼旁邊的龍窟,又看了看山頂上的空地,開始思考一個問題:晚上,自己住在哪裡?
自己並不是一個很講究享受、或者講究奢侈的人,之前作為王子,指使侍女、工匠、士兵做事情,那是身份帶來的特權,也是身份帶來的一些規定。當前世界,畢竟是一箇中世紀式的封建世界,如果以王子的身份,去對著一群侍女、工匠、士兵噓寒問暖,只怕對方不會感動,更多是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