艙室內,李察抿緊嘴唇看著一黃一籃兩種液體,沒有直接把深藍色的倒掉,而是利用深藍色的藥劑和淡黃色的藥劑,配合著早就得到的一大堆原料分別製作出一種成品來。
畢竟,研究這藥劑的目的不為了簡單的製作出來使用,更多的是弄清楚其中的一些原理,從而最佳化、改進,更加的符合自身要求——這正是科學的意義。
這樣想著,看著兩種截然不同的、一藍一黃的成品藥劑,李察開始思考,如何測試兩種藥劑的效果。
用自己的身體測試,直接喝下去,自然是最簡單、直觀、高效的方式,但風險卻很大。
在進行自身的人體實驗之前,怎麼應該拿其他生物測試一下才好。
那麼……
李察抬頭,看向還在床鋪上睡著的潘多拉。
話說,從上了船後,潘多拉幾乎每天都在睡覺,偶爾醒來,發呆一會,然後繼續睡覺,如同冬眠。
但問題是……這已經是春天了。
如果是冬眠的話,是不是有點反應遲鈍了?如果是夏眠的話,是不是太早了?
李察只能總結為,這是巨龍這種生物發育過程中的一個階段,可能潘多拉在長時間的睡眠後,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成長,變得更強,最終一點點的變得和當初的格里高利一樣強。
只是這個時間會有多長?
一個月?兩個月?半年?一年?十年?
李察覺得現在帶著潘多拉,很像是帶著一隻嗜睡的寵物。而按照對方嗜睡的程度,已經不是一隻貓了,畢竟貓一天也就是睡12個小時左右,更像是樹懶——一天睡22個小時——剩下的2個小時則是用來準備睡覺。
話說,對方在這種情況下,給對方灌下藥劑,效果會怎麼樣?
李察邁步走向潘多拉,然後……轉了個身走出了艙室去。
考慮到潘多拉的狀態,李察覺得即便真得給潘多拉灌下藥劑,對方可能只是翻個身繼續睡覺,根本沒有測試的價值,所以……
幾分鐘後,在艙室走廊中轉了幾圈,李察提著兩隻倒黴的老鼠走回艙室——在船上,老鼠還是很常見的。無論是當前中世紀世界的木船,還是現代地球上的先進鋼鐵軍艦,都有老鼠存在。害處很多,比如啃咬糧食,打擾船員休息,甚至傳播鼠疫等疾病。
而對於李察來說,這些老鼠也有好處,至少不用愁活體實驗的物件。
把兩隻老鼠抓回艙室,李察快速開始了藥劑的測試。
兩隻老鼠一大一小,李察給體形比較大的老鼠灌下了黃色的藥劑,這是按照標準流程製作出來的“獨眼的狂暴藥劑”。
之後李察又給體形比較小的老鼠灌入了藍色的藥劑,則是按照他自己的方式,改變了核心原料後製作出了的藥劑,暫且可以稱作“李察的未知藥劑”。
灌入藥劑後,李察耐心等待,然後觀察兩隻老鼠的反應。
半響後,兩隻老鼠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