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科幻靈異 > 科技巫師 > 第018章 萊頓瓶

第018章 萊頓瓶 (第1/2頁)

下午接近傍晚時分,王宮上方的天空快速陰沉下來,整個世界透出一種詭異的琥珀色亮光,預示著一場大雨的馬上到來。

李察宮殿前面的廣場上,一個親衛士兵手持著一架工匠製作出了的古怪風箏,一臉緊張的看著頭頂天空。

“轟隆”一聲,天空雲層間悶雷聲響起,一陣涼風猛地吹過廣場。

親衛士兵扭頭看向一邊,看到李察點了點頭,“咕咚”一聲吞了吞口水,壯著膽子把風箏升了起來。

風箏並不是普通的風箏,而是引雷的風箏,上面帶有一小串金鍊,牽引的風箏線中編入了纖細的銀絲,在最末端更是連著一個造型古怪的瓶子。

這是李察在連續三次實驗失敗後,想出來的辦法——用風箏捕捉雷電。

其實,這種想法很多人都有,並有人付諸於實際。現代地球歷史上,1752年6月,美國科學家本傑明·富蘭克林帶著他的兒子,就把一個帶有銅鑰匙的風箏升到了空中,當風箏被雷電擊中的時候,電流順著風箏線上的鐵絲成功引下來,證明了雷電也是一種電,從此富蘭克林名聲大噪。

這算是現代地球小學課本上知識,操作起來完全沒有任何難度,唯一要考慮的就是把引下來的雷電如何儲存。李察的選擇,便是萊頓瓶,也就是掛在風箏繩索最末端的瓶子。

萊頓瓶,是現代地球歷史上,荷蘭科學家馬森布羅克於1745年研製的。

最原始的萊頓瓶,只是一個玻璃瓶或者陶瓷瓶,在瓶的內壁和外壁分別貼上錫箔,瓶裡的錫箔透過金屬鏈跟一根插在瓶裡面的金屬棒連線,棒的上端是一個直徑一厘米左右的金屬球。這種結構透過電容器的原理,能把一定數量的電荷儲存起來,等用的時候進行釋放。

別看結構簡單,釋放的電流卻足夠強,在現代地球1748年巴黎的一次實驗中,萊頓瓶釋放的電流,讓足足二百多名手拉手的修道士集體跳起來。

所以這種方法是絕對能滿足要求的。

李察這樣想著,看向親衛士兵。

廣場的風正慢慢大起來,親衛士兵手中的風箏越升越高,直達天際。

“嘩啦”,一點電光閃過,陰沉的大地陡然一亮,接著是雷聲傳來。

親衛士兵嚇了一跳,但還是咬著牙屏住呼吸,控制著風箏繼續升高。

“呼呼”,狂風漸怒,雲層間的電光頻頻閃過。

突然,“轟隆”一聲驚雷炸響,一道霹靂落在了天空中的風箏上。

“轟”的一聲,整個風箏直接被點燃變成一團火球,火焰順著風箏線向下快速蔓延,一同蔓延的還有雷電。

親衛士兵臉色霎那間一白,眼睛陡然瞪大。看著火焰,手不受控制的鬆開,吊在繩子末端的萊頓瓶立刻向著地上摔下。

站在旁邊的愛德華看到了,罵了一聲,猛地衝出。狠狠一腳踢在親衛士兵的身上,接著整個人撲出,伸出雙手接住即將落地的萊頓瓶。

下一刻,愛德華眼睛也瞪起來,親眼看到一道藍色的電光順著風箏線,落入他手中的瓶子中。微弱的麻木感籠罩他的身體,與此同時,全身汗毛不受控制的立起,讓他心中生出巨大的恐懼。這是一種對未知的恐懼,讓他一時間都無法動彈。

許久許久,感受到身上的麻木感消散,立起的汗毛恢復正常,愛德華深呼吸一口氣,這才動起來。惡狠狠的瞪了旁邊的親衛士兵一眼,持著萊頓瓶快速跑向宮殿中的李察。

結果他前腳進入宮殿,後腳就有傾盆大雨落下,一瞬間整個天地都變成白茫茫的一片,入耳的全都是“嘩啦嘩啦”的雨聲。

最新小說: 上山十幾年,下山即無敵 惡靈資訊庫 我在廢土世界撿垃圾 我的農場在星際 末世文惡毒女配?囂張一日是一日 異域夢迴館 西遊,原來我是系統任務釋出人 我死後成了全師門的白月光 八零嬌妻野又辣,撿個糙漢來發家 鴻蒙系統之捉妖指南 大牌丫頭等你來 江心攏潮汐 盜墓:說書賊貓,鷓鴣哨拜見 接受荏苒 人在異界:開局截胡神級資源 穿書後發現全員線上崩人設 濁有清歡 無極風水師 亮劍之砍一刀系統 霧因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