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如意鎮定的摺好聖旨,然後放入懷中。
要真是生意上的往來,她何故如此。
皇上道:“這下放心了吧?”
董如意點了點頭。
皇上搖了搖頭,“既然放心了,就說吧?”
董如意小聲道:“之前上報的‘秀才注’的注銀數目是假的。
當初侄女也是迫不得已,才出此下策的。
實在是贏的銀子太多,要是直接上報,一定會讓許多人眼紅,到時參與‘秀才注’的我們,哪一個也活不成。”
“你這話是什麼意思?”‘秀才注’上繳銀子肯定是有出入的,畢竟他們是生意人,不可能一分不扣的全都上繳。
可董如意如此說,便不尋常了。
董如意小聲道:“侄女當時捐的是三千萬兩白銀,實際上,實際上那還不到侄女所得的十分之一。”
董如意的聲音越來越小,她低著頭,不敢去看皇上。
上書房內頓時安靜了下來。
緊接著便是皇上的暴怒聲,“不到十分之一?朕就說,朕如此的勵精圖治,大周怎還如此窮?國庫怎會空虛至此...
你們這**商,奸商。”
董如意遍體生寒,只有胸口處暖暖的。
皇上發了頓火,這才坐了回去。
他看著董如意,“難怪你會要那樣一個聖旨,朕就說麼,如意怎會如此就怕了。原來在這裡等著呢?”
董如意抬起頭,一臉無辜道:“皇伯父息怒,當時也是沒了辦法。
再說那會,誰知道我是姓蕭的啊!”
皇上指著董如意,氣道:“你要是不姓蕭,你就準備看著軒轅王造反不成?
你哪裡是看著,你還幫了忙,說,他到底得了多少銀子?”
董如意忙道:“冤枉啊,侄女那會哪裡知道這些,就是現在侄女也不確定造反的是不是他們。”
皇上聽到這裡,這才壓下了怒火。“說吧,為何懷疑軒轅王府?”
董如意呼了口氣,總算是把重點放在造反上了。
“如意是真的不知軒轅王府有沒有謀反之心,只是當初贏的注銀,侄女、陳家、唐家的都拿去做了生意。
唯獨木齋的銀子不知去向。
您也知道,經過那一次的鬧騰,大周的銀子除了朝廷和市面流通的,剩下的幾乎都在我們四家手上。
我們四家的生意同旁個不同,‘秀才注’結束後,他們三家便無往來了。
只是他們三家同侄女都有往來。
時間短看不出什麼,可時間一長,我們四家流到市面的銀子就不對勁了。”
皇上道:“為何如此說?”
董如意繼續道:“有一事是其他人所不知的,我們當初的合作,雖是四家合作,可實際上,所有的賬簿都在侄女手中。
木齋有的只是木齋的,唐記有的只是唐記的,至於陳家二舅舅,他有的只是如記的賬簿。
他們三家不知這其中的關鍵,可如意有所有的流水賬簿,這誰分了多少,有多少銀子流到了市面上,又有多少銀子消失不見了,侄女一算...也就清楚明瞭了。”
皇上的臉沉了下去,“你是說軒轅王府的銀子不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