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兒臣有,兒臣的木齋同如記合作這幾年來,可謂是日進斗金。
那些銀子本就是如意賺的,如今她不在了,兒臣想散了那筆銀子,替她積福。”
他這幾日一隻不肯接受董如意以死的事。
他無時無刻不在想,是不是這一世如意積的德不夠,這才沒重新活過。
上一世,如意為百姓可是做了許多好事,否則她哪裡來的民心、臣心?
軒轅王此刻真想罵一句逆子,你有銀子不給你老子招兵買馬,卻為了個死丫頭,拿二十萬兩白銀給她積福?
皇上大喜道:“好,不愧是軒轅王教出的好兒子。
軒轅奕接旨,朕準你所奏,派你協理欽差大臣一同南下。
待你安然歸來,朕再加封。”
軒轅奕搖頭道:“不必了,既然是積福,封賞什麼的就不要了。”
皇上嘆了口氣,“你這孩子啊,此次山東之行,切記要多加小心。”
軒轅奕領旨出宮了。
軒轅王客套了幾句,便也出了宮。
如今有了賑災的銀子,皇上心中的大石落下。
剩下的再讓戶部湊集便是。
皇上道:“真沒想到,最後關口,竟然是軒轅王府出了銀子。
看來軒轅王父子還是忠心的。
只是奕兒對如意…這事不好辦啊。”
很顯然皇上是不想撮合軒轅奕和董如意的。
張福海心領神會道:“想必軒轅世子,會理解陛下的難處的。”
皇上點了點頭,“你說,這南下的欽差應選何人?”
張福海苦笑道:“這奴才哪裡知道啊!”
皇上道:“說說你的意思。”
張福海想了想,“要是換做以往,應該是都察院的人南下。”
皇上冷哼道:“指望他們,朕的山東都的毀了。”
張福海地下頭,低聲道:“如今山東知府上書一事,陛下已交由魏相全權負責,這去山東賑災的人選是不是…”
張福海話為說完,皇上便道:“魏相既要處理政務,又要查山東知府奏書一事,能幫他的人本就不多,就不要從他那裡調人了。”
張福海又想了想,“那…”
***
軒轅王怒氣匆匆的回了軒轅王府。
他一進王府,就直接去了軒轅奕的院子。
軒轅王怒道:“二十萬兩白銀,你到真是大方啊!”
軒轅奕道:“父王息怒,兒子只想給如意積福。”
軒轅王氣結,一個積福,就要了他二十萬兩白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