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週一直就有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說法。
入翰林院者官品雖低,卻一直被視為清貴之首選。
翰林院學士本無實權,卻是可以常常見到陛下的人,都說見面三分情,見的多了,日子久了,那情分自然就有了。
但凡有一點本事的,在翰林院不會超過五年就會進六部,最差的也不會超過十年。
由此可見,董文德前途無量啊。
散朝後,三品以下的官員全都同董文德打了招呼,唯獨董盛鳴是甩袖離開的。
晌午一過,京兆的上空便陸續的飛來許多信鴿。
大周朝廷飼養了很多信鴿,有專門官府通訊用的,還有給百姓、官紳用的。
每年朝廷從信鴿上收上來的銀子,在戶部都是一筆不少的進項。
朝廷用的信鴿都是百裡挑一的,不僅飛速快,飛的還遠。
而剩下淘汰了的信鴿就放在飛鴿局租借給百姓用。
百姓們抬頭看天,不知道這是哪裡又發生何事了。
因為鴿子攜帶的重量有限,江寧府也只能多發,如今江寧府內的信鴿已經所剩無幾了。
飛鴿局的皇商們開始忙了,他們整理出竹筒,開始挨家挨戶的送。
隨後,京兆的各個府邸全都炸鍋了,一時間京兆說的最多的不再是新科狀元入翰林的事,而是江寧府女秀才董如意中解元的事。
所有人都著急的觀望著,他們都在等宮中的那位做決定,而這個時候沉得住氣最重要。
很顯然此次的董家完蛋了,至於軒轅家和皇后的夏家,他們心中沒底。
太子可是皇后娘娘親生的,夏皇后這些年在宮中和朝廷的勢力已經不容小覷。
皇上此次到底會不會動夏家呢?朝堂上剛剛穩定下來的格局又該如何變動呢?這該死的董家,一時間眾人把董家罵了個遍。
京兆董宅的董盛鳴是真的坐不住了,這事關係的可是董家啊。
他就不明白了,父親同二叔怎麼會同意董如意那個養女考科舉的,而且還鬧出了這樣的事。
他又急,又氣的,很顯然他已經猜到皇上早就應該知道這事了。
只是皇上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皇上的態度讓他害怕,皇上不但沒有處罰怪罪董如意,還賞了董文德正六品的翰林院侍講。
皇上到底是什麼意思,董盛鳴左想右想,最後他覺得應該先見見董文德,至少他要知道昨天在御書房內,到底發生了何事。
董盛鳴最早是要等董文德過來的,發生這樣大的事,換做旁人早就嚇的六神無主了,而京兆能給董文德做主的也只有他這個大伯了。
只可惜董文德沒有來,他著急了,坐不住了,所以他親自去了陳家的宅院。
結果董文德不在家,董文德聽到訊息後,直接進宮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