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目露讚賞,笑著說道:“今日朕叫國師過來,就是為了這個事,緣由也簡單。”
朱棣把一封奏疏扔給了姜星火,姜星火翻開大略看了一眼,自動過濾了前後沒用的廢話。
“.安南又以舟師侵入臣境,民受其害;近朝貢人回,所變賜物,皆被拘奪;又逼與臣冠服印章,使為臣屬;且已佔據臣沙離牙等處之地,今復攻劫已,臣恐不能自存,願納國土,請(大明)以吏治之。”
這裡便是說,朱棣去年登基的時候,就已經派使者向朝鮮、安南、占城、暹羅、爪哇、琉球、蘇門答臘等國派遣了使者,在永樂元年正月的時候,也基本都來朝貢了,湊了個“十國來朝”給朱棣長臉。
朱棣很高興,所以給了不少賞賜,也允許他們進行朝貢貿易,這封奏疏裡所提的“朝貢人員被拘捕,所賜物品被掠奪”的事情,指的就是這件事,大約發生在今年二月中旬左右(從南京走到安南),然後占城國知道了這件事,再核查並派使者告狀,路上折騰,便到了如今的五月初。
而大明賜給占城的賞賜物品,在安南國內被劫掠走了,再聯絡到安南跟大明一貫不對付,很難不讓人聯想到,這就是胡氏父子指使的。
顯然,朱棣這種性格的皇帝,不會允許一個小國“噼啪”地打他的臉。
誰敢打他的臉,他就把誰的族譜消了,外國國王也不例外。
所以,朱棣很生氣,再加上占城國態度很不錯,上表請求貢獻國土,讓大明統治,又帶了很多特產貢品,所以朱棣理所當然地在心裡偏向了占城國。
“還望陛下明示。”
看完後,姜星火站起身遞還了奏疏,詢問朱棣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見姜星火點頭,朱棣很滿意地繼續說道:“有一個名叫【裴伯耆】的安南故臣逃亡到了大明,目前住在占城國使團的旁邊,而且其人點名要見國師你,所以需要國師順路去看看此外,自稱安南王孫的【陳天平】也在那裡,禮部的官員無法辨認其人身份真偽,如果國師也拿捏不準,我們上一撥派往安南的使者楊渤將在兩日後返回,雖然他也不見得知道,但到時候可以跟他確認一下。”
楊渤等人是被派往安南,調查胡季犛篡奪安南陳氏王朝王位事件真相的,前陣子就平安返回廣東了,廣東的水師派快船走海路前來奏報了這一訊息。
姜星火點了點頭道:“與占城國使者和安南逃亡的故臣交涉瞭解安南情況,除此之外,陛下還有什麼要交代的嗎?”
朱棣想了想,最後說道:“另外,安南在邊界問題一向與大明有爭端,如果開啟戰爭需要以此為理由或者想了解相關情況,國師也可以選擇自行去五軍都督府檢視相關的案牘。”
聽完朱棣所言,姜星火眼睛眯起,眉宇間多了幾分凝重。
大明和安南之間的戰爭是個敏感話題,若處理不好必定會引起不必要的波折,不過再怎麼說,這件事確實是他一直致力推動的,跟他脫不了干係,也絕沒有理由推辭。
“好,沒問題。”
朱棣欣慰地說道:“辛苦國師了,這件事本來是該禮部負責的。”
事實上,明代接待外國使團,是屬於隸屬禮部的會同館的職責,雖然仍設鴻臚寺,但其職責為專司朝儀班位,不再管理接待事務,只是會同館的主管官員加鴻臚寺少卿銜。
朱棣也有一絲無奈,他說道:“但如今禮部尚書李至剛被下獄了,禮部右侍郎宋禮在江南治水,左侍郎王景身上肩負著籌備【太祖忌日】的重要任務,無法抽開身來。”
“但此事偏偏也是要緊的,畢竟這是大明能拿到的第一塊‘商品傾銷市場’,打仗嘛,師出也要有名,所以朕需要國師抽空去梳理、統籌一下對安南的事情以及占城國方面的事情.總而言之,有些繁瑣,各方人口徑都不一致,其他人的理念都還停留在朝貢體系裡的那一套,處理起來,定然是不如國師穩妥的,只有國師知道咱們到底需要的是什麼,所以處理這種事確實非國師不可。”
其實朱棣說到一半,姜星火就知道他的意思了,還是朱棣的老一套,一事不煩二主,好用就往死裡用。
點化新的製造力製造物美價廉的棉紡織品攻打安南獲得商品傾銷市場賣出商品獲得利差,這一套邏輯既然是你姜星火提的,那安南的事情跟你脫不了干係吧?安南打了占城,占城來告狀,正好現在禮部沒人,那伱就上吧,別推辭了。
“時間方面呢?”
“花不了多少工夫,大約一兩日。”
“行,我會在這兩天處理好這件事。”
姜星火也沒推辭,變法很重要,攻略安南也很重要,對安南的事情,他確實也得重視起來。
聽到姜星火肯定的答覆,朱棣終於露出一絲笑容,繼續品嚐起了占城進貢的秘製兜蘭糕。
“那就勞煩國師了。”朱棣含混地說道。
——————
離開了皇宮,姜星火在前往五軍都督府的小灰馬上沉思著。
歷史上的越南地區長期臣服或歸屬中原政權統治,所以“安南”、“越南”這兩個國名都與此有關,譬如“安南”這個名稱,便是最早在唐高宗永徽六年出現,來自唐代的安南都護府,到了唐朝後期,則由靜海節度使控制安南,五代十國時吳權割據安南,宋朝時安南一直跟我鐵血大宋作對,到了南宋方才入貢。
從古至今,安南和中原王朝的矛盾一直存在,宋朝時甚至比現在更加嚴峻,畢竟現在只是邊界摩擦,但宋朝時,安南可是大舉入侵過欽州、廉州、邕州等地,在邕州一役中,知州蘇緘奮力抵抗,城破後自焚殉國,而安南則大行殺戮,在欽、廉、邕三州屠戮數十萬人,並俘擄民眾而回。
至於洪武朝時期大明與安南的邊界摩擦,姜星火倒是確實不太清楚,只能先查查資料了,他並不急著去見那些“外國人”。
由於明初軍事相關的職權主要集中在五軍都督府而非兵部,姜星火先抵達了五軍都督府的案牘庫,簡單瞭解一下安南與大明之間的邊界爭端。
這時有一位姜星火不認識的僉事快步迎了過來,朝他行了一禮。
王斌在身旁提醒,姜星火方才知道,這位是中山王徐達的次子徐膺緒,也就是蓉兒和嫻兒的父親,自靖難結束以後就被從原來的崗位調離,已經坐了將近一年的冷板凳,管著五軍都督府的案牘和一些後勤雜事。
“國師大人怎麼突然到這兒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