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四書 (第2/3頁)

火炮方面,則是陷入了“士卒缺乏知識無法學習基礎炮兵操作”“軍校生有知識但不願意幹炮兵”的怪圈,姜星火分身乏術,又沒辦法花一段時間培訓第一批炮兵。

靖難勳貴們出身中下級軍官,他們的子弟文盲率比較高,但洪武開國勳貴的子弟們普遍還是念過不少書的,所以眼下也只能死馬當活馬醫了,留幾本最近編撰好的書,看看能不能靠這些軍校生自己領悟一下。

近處望去,軍校之中燈火通明,外圍的稅卒衛軍營裡的無數帳篷如同一片巨大的森林般,守護著中間的這些建築。

這裡,乃是大明第一所真正意義上的武學、軍校!

校門前,豎立著兩尊足有數尺高的漢白玉石獅子雕像。

便是二獅銜珠,四目圓睜,栩栩如生。

而那兩個石獅子雕像前,站著一隊警戒的軍校生,身披鎧甲,手持利刃,刀鋒寒冽。

他們,皆是精挑細選出來的,是大明下一代的軍官。

“國師大人!”

看見姜星火走近,軍校生們紛紛行禮,聲音洪亮整齊。

而這一幕落在王斌眼中,心中不由地有些訝然。

顯然,祈雨過後,在勳貴子弟們的心目中,國師的威嚴已經初步樹立了。

這些軍校生雖然裝扮算是行伍中人,但他們跟稅卒衛的老兵相比,恐怕仍舊有著不小的差距。

但跟國子監一樣,大明皇家軍官學校,雖然名義上的監正/校長不是皇帝本人,可他們都算作某種意義上的天子門生.朱棣之前不是沒動過自己當校長的念頭,但文官們在這種細枝末節的問題上,表達了強烈的反對意見,憑啥皇帝這麼偏愛軍校,也沒見哪個皇帝親自擔任國子監監正啊?

所以,現在軍校的校長,是老資歷的將軍,淇國公丘福。

丘福的執教理念跟姜星火又不太一樣。

好吧,這裡又涉及到軍校的教育理念問題,或者說,宋元武學以降,軍官培養理念就是一坨屎。

按丘福的想法,軍校生自然該是能掄大刀、舉石鎖的,至於什麼韜略兵法,學學《孫子兵法》《六韜三略》《尉繚子》《李衛公問對》就行了。

而姜星火的教育理念則完全相反。

既然是培養軍官,那麼身體素質當然需要有所要求,但絕不是最重要的條件。

什麼是最重要的條件?學習韜略兵法嗎?

也不是。

那東西是給高階將帥學的,而軍校生培養出來,是基層軍官,未來大部分會長時間停留在中層軍官這個階段,是大明軍隊的骨幹,但這些骨幹,恰恰不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鑽研這些高階將帥研究的東西,他們更需要的是指導他們策劃、指揮具體戰役和戰鬥的教材。

其他的步兵、騎兵的教材,姜星火沒有這個能力編寫,但是火銃兵和未來的火銃胸甲騎兵,以及炮兵,姜星火是有能力編出實戰化教材的.先解決有無的問題,稍後可以一版一版地改進。

但現在軍校裡的問題則是,經過靖難之役的實戰檢驗,“騎兵為王”的軍事理念深入人心,騎兵瞧不起步兵,步兵瞧不起火銃兵,火銃兵瞧不起炮兵。

從抽調來的教師到下面的軍校生,都是這個想法,思潮一時間難以扭轉

稅卒衛裡計程車卒,尚且能服從朱高煦的命令,轉行當火銃兵和炮兵,那是因為稅卒衛裡,朱高煦說了算。

可軍校裡不是,姜星火雖然地位崇高,可話語權卻並不高.此時的大明軍中最講究戰功資歷,姜星火一點戰功都沒有,憑什麼讓這些久經沙場的侯伯聽你在軍事領域指點?

靖難之役已經驗證了,精銳騎兵包打天下,憑什麼你讓火銃兵和火炮兵騎到頭上來?

伱說火銃兵和火炮兵未來多厲害沒有用,得拿出真東西來。

偏偏現在,沒有培訓好火器部隊的軍官,又無法來證明理論的正確性。

這就成了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悖論。

最新小說: 神奇寶貝之銀翼凱 我的直播通古代 殘疾大佬的重生嬌妻 嫡女貴不可言 穿書之星際珍寶 我的隊友是藍人 我的便利店通異世 革命神 達摩末羅 庶女毒妃 我真是被送上來的 校園籃球爭霸 神妃系統:帝尊,硬要寵 傳奇之賊行天下 重生成前任叔叔的小嬌軟 [紅樓]當炮灰有了金手指 火影之千手夜 穿越之悠閒修仙生活 替身使者縱橫世界 我的末日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