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姜星火向人群前的朱棣行禮道:“見過陛下!”
“國師免禮。”
朱棣急忙疾走兩步,伸手托住姜星火:“國師不負朕之厚望,今夜順利平息此事,著實辛苦,且隨朕一起回謹身殿宴飲吧。”
“國師與朕同輦。”朱棣囑咐道。
在眾人驚訝的目光中,姜星火隨著朱棣登上寬敞的龍輦,往宮內而去。
而其他人則是步行跟隨在後,浩浩蕩蕩地往皇城裡面走去。
姜星火開口道:“今日之事,定是有人鼓動,不然不至於形成這般規模。”
朱棣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說道:“朕已經讓紀綱去查了。”
隨後,朱棣的眼眸中閃過一絲殺意,語氣陰沉道:“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搗鬼,膽子倒是夠肥。”
聽聞此言,姜星火挑了挑眉,不置可否。
永樂帝這是動了殺心了,不過姜星火也正想要看看,背後搗鬼之人究竟是誰?
姜星火與朱棣坐在龍輦內,他們的四周圍滿了宦官,交談起來倒也方便。
“陛下,按今日之事來看,是時候儘快在國子監內建立一個科學廳了,軍校也得提上日程。”姜星火沉吟剎那,建議道。
“國師,你怎麼會想到要建立什麼科學廳?直接在國子監外另起爐灶不好嗎?”朱棣問道。
“陛下,您知道工業時代最缺少的是什麼嗎?”姜星火反問道。
“是什麼?”
“是科學人才!”
朱棣微微蹙眉:“哦?此話何解?”
姜星火懇切道:“在一開始,或許還可以依靠工匠和手工業者的靈光一閃,去發展科技,但工業科技到了一定階段,如果沒有成體系人才的話,就算再多的人和錢,也無法讓工業科技呈現出爆發式的增長。”
“而眼下另起爐灶的見效速度太慢,科學的種子已經被我植入了國子監生員、教師們的心中,不如就以‘格物致知’的名義,成立一個科學廳,與繩愆廳、博士廳、典籍廳、典簿廳和掌撰廳一起組成六廳,正好與六堂對應。”
說罷,姜星火給朱棣大概解釋了一下今晚辯經的內容,這些內容,朱棣也在姜星火回來之前,從先一步返回的宋禮口中得知了一部分。
當下朱棣把資訊相互結合印證,點頭道。
“國師此言倒是有幾分道理,那便試試吧.至於軍校,淇國公有意,國師卻是不好當校長的。”
朱棣輕嘆一聲,頗感惋惜。
涉及到軍權相關的事情,這些從戰場上廝殺出來跋扈勇悍的將軍們可不會客氣,別說姜星火這個軍界門外漢,如果大明第一個軍校的校長不是能壓得住場子的將軍,他們一樣不服氣。
而姜星火在軍界毫無聲望,強行讓他當軍校名義上的校長,反而是害了他。
所以,老將淇國公丘福有意過一把桃李滿天下的癮,朱棣自然是不好反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