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全球外部迴圈則擴大了交流的規模,只需要生產工業品,賣出去獲得利差,大明就會變得越來越富裕。
而在“怎麼賣出去”這個問題上,如果對方不配合,則需要動用一下大明的軍隊,來一點小小的劃時代打擊。
朱棣望著天穹中高懸的冬日,心中湧現出一股豪邁感。
“這日不落帝國,鶯歌藍做的,我大明就做不得?”
姜星火靜靜地看著朱棣。
具體要怎麼做才能成為真正的日不落帝國,姜星火在剛才和過去的講課裡,已經完全告訴朱棣了。
那麼接下來,只有發展工業方面的具體問題了。
朱棣給姜星火大略講了一遍《變法八策疏》和意圖將南北直隸作為兩塊變法試驗田的事情。
“所以,姜先生認為,大明到底該如何發展工業,如何推動變革?”
朱棣的目光,死死地盯著姜星火。
此時此刻,朱棣的自我感覺,彷彿就是茅廬前的劉備,昆明池旁的宇文泰。
恨不得當場來一句,“朕遇先生,如龍得雲、如魚得水,從此後便是摔破玉籠飛彩風,頓開金鎖走蛟龍。”
這便是“獄中對”的節奏了。
雖然姜星火沒打算跟朱棣玩明主賢臣這一套,但此時終歸是到了雙方交底的時候。
朱棣,已經表露出了明顯地,進行改革的決心。
這顯然是姜星火日復一日地講課,所造成的結果。
而姜星火的最終目的,也是嘗試著用自己的力量,徹底改變歷史的走向。
所以在某種層面上來說,姜星火和朱棣雙方的目的,是一致的。
都是為了增強大明的國力。
只不過,朱棣是為了完成自己超越古人的千古一帝之功業。
姜星火,則是為了挽救華夏遭受西洋人欺辱的那個未來。
但在不知道是否會分道揚鑣之前,總是該同心協力的。
沒有朱棣的皇權支援,姜星火做不成革新大明這件事,反過來說,沒有姜星火的理論指導,朱棣對於如何實現工業化,也是野豬吃刺蝟,無從下嘴的狀態。
“關於大明工業化之我見,主要有以下兩點。”
姜星火正色說道:“第一點,在輕重工業分佈規劃上,要有前瞻性,這是決定了日後工業佈局的事情,往後再動,就難了。”
朱棣出聲道:“對此,朕也有一個想法,不知道是否與姜先生想的一致?”
“陛下不妨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