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敬搖著腦袋說道:“一旦這種情況發生,恐怕不容樂觀啊。”
眾人紛紛陷入沉默中。
鄭和嘆息道:“看樣子哪怕是從農業國成為了工業國,兼併依舊不可避免,如果朝廷對此不採取措施,那麼的話……唉!”
“可兼併這種事情,又能有什麼辦法呢?”朱高煦撓了撓大鬍子問道。
姜星火此時卻淡定說道:“辦法多了去了。”
“啊?!”
朱高煦當然知道會有辦法,可姜先生的神色實在是太淡定了,以至於讓他覺得,這似乎對姜先生來說壓根就不算個事。
姜星火說道:“工業國時代的兼併,其實本質上,跟農業國時代的田地兼併是不同的,所以你們不要把農業國時代,田地與武裝、人口結合起來形成的豪強門閥,用來類比工業國時代從直觀層面上,工業國時代的兼併者,絕沒有你們想象的那麼可怕,我簡單說一下,伱們就清楚了。”
姜星火當然清楚他們的顧慮,甚至明白,如果不能把“兼併”這個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位皇帝心中的恐懼消除掉,那麼大明走工業道路的計劃,註定無從談起。
而消除恐懼的最好辦法,自然是直接面對它,認清它。
只要認清楚恐懼隱藏在黑暗下的本來面貌,那麼就會發現,其實也不過如此。
姜星火緩緩解釋道:“工業國比農業國進步的地方,自然是誕生了新的生產力,但是我們同樣要意識到,新的工業生產力雖然比農業生產力更為強大,可同樣跟農業生產力相比,從國家控制管理的角度上來講,反而是更容易的。”
“此話怎講?”鄭和問道。
姜星火只說了一句。
“——因為工業有上下游。”
三人呆了呆,旋即醒悟。
“俺明白了!”朱高煦狠狠地拍了一下鄭和的大腿,道:“種田可以圈在塢堡裡種,自己種自己吃。但是搞工業,哪怕是棉花紡織都得有大片種植棉花的地方,再經過一系列複雜的加工,最後還得賣出去!”
“而只要掐住其中上下游的任意一環,就可以抑制兼併。”
鄭和揉了揉大腿,補充道:“所以說,只要不讓原材料、加工、出售,被同時控制,一個行業就不可能兼併成榷.”
“壟斷。”姜星火說道。
“姜小友這個詞不錯,描述的很是貼切,比榷還要貼切些.可是出自《孟子》?”卓敬問道。
姜星火點點頭,這個詞,並非現代舶來詞,而是語出《孟子》:必求壟斷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網市利。
原文的意思是指站在市集的高地上操縱貿易,現在用來形容把持和獨佔在合適不過了。
“而且還有一點需要注意。”
姜星火繼續在地上寫寫畫畫。
工業國與農業國在生產力和階層上的區別,這個最重要的部分已經講清楚了。
至於剛才所提的不過是為了消除這些封建主們,發展工業的顧慮罷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