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林鎮,是聖何塞西北部的一座小鎮,緊挨著莫羅河旁,河對岸就是白港王國和特拉王國,楓林鎮很小,典型的聖何塞帝國鎮子,兩條交叉的石子路,路旁都是木質的建築,異常精緻,尖尖的木頂和通透的木窗,整個小鎮顯得極為美麗。
這樣一座在三國邊境的小小鎮子,今天卻略微有些熱鬧異常。
綠色的旗幟飄揚,中間還夾雜著大量的金色圖案和黑白相間的旗幟。綠底金幣圖案是商盟的旗幟,綠底金色馬車是商盟軍隊的旗幟,黑底上面一座白色山丘,那是白港王國的標誌,這一大隊人馬,就是商盟前往聖何塞出使的使節團。
使團由白港國王盧修斯親自領銜,曼寧派出了兩位副使通行,都是商盟的大貴族,白港王國抽調了五百名士兵護衛使團的安全,直接從曼寧城借道白港王國,過莫羅河,在楓林鎮遞交了國書,等待聖何塞外交大臣的允許。
克斯特和莫妮卡上一次代表卡曼前來聖何塞,由於是藉著提親的名頭,因此很快就被允許前往聖何塞首都京都城,但這次盧修斯國王代表商盟主~席會而來,京都城內也是猶豫良久。
已經是在楓林鎮停留的第九天了,國書早已遞交聖何塞內閣,但京都城方向還是毫無訊息。盧修斯國王等的有些心焦,五百名護衛都在鎮外紮營,只有自己的親隨和兩名副使,住在店裡最好的屋子裡。
這屋子是鎮長提供的,楓林鎮的鎮長是一名騎士領主,他的房子雖然比不上白港王宮,但是也別有一番風味。
看著屋頂飄揚的商盟旗和商盟軍旗,一旁的白港王國的紋章旗,顯得有些孤零零的,盧修斯國王心頭的思緒,倒是有些複雜。
白港王國,是商盟內第二強大的國家,它的位置在曼寧的西南到南方,隔著莫羅河與聖何塞交界,白港城是它的首都,那是莫羅河上一座大型碼頭。
實際上,是先有的白港,而後才有的白港王國。這裡在第一次大陸戰爭期間,是聯軍的後勤基地,大量的物資會在白港轉運,裝船順著莫羅河運抵前線。
戰爭結束後,這座豐饒的城市,在當時的城主也就是第一任白港國王的帶領下,獨立成為白港王國。
在白港城的西北方向,有一座通體白色的石灰岩質的山,被稱為“聖白之山”。這座山裡,出產最優質的石灰石。當地的居民,從這座山裡開採出白色的石灰石,燒製後兌水,塗抹在房屋的外牆上,建成了一座完全是白色的城市,這就是白港名稱的由來。
白港建國以後,第一任國王就用了聖白之山,作為紋章旗的核心標誌。而又經過數百年的發展,這座從一開始只是一座城邦的小國,逐漸成為了商盟內部首屈一指的大國,白港的繁華更勝曼寧城。
盧修斯國王相當的年輕,剛剛即位三年。在商盟主~席會上,他提出要交好聖何塞,取得這個東方大國的幫助。會後,便自動請纓前來聖何塞出使。
在楓林鎮等待的過程中,商盟內部的訊息也送到了盧修斯的手上,原來,德西克帝國同樣派遣了使節,就在距此不過100裡的“紅葉鎮”(注1),難怪,聖何塞國內至今難以抉擇,兩個使節團,就這麼耗在邊境。
盧修斯能理解聖何塞的困境。無論對商盟還是德西克而言,戰爭的雙方誰能夠取得聖何塞的幫助,誰就能夠獲得勝利的砝碼。但對聖何塞來說,這個決定並不好做。
商盟固然是暫時受困,不過商盟的主力財源西南三國和人口中心東方三國,並沒有受到致命的損傷,如果聖何塞能夠幫助他們,德西克人估計很快就要被趕回大峽谷另一頭。
德西克呢,這個國家是如此的暴虐,悍然發起侵略戰爭,如果聖何塞站在德西克這一邊,腹背受敵的商盟,能否撐過三個月都不好說。
對聖何塞而言,他們現在成了這場戰爭的決定者了。
雖然盧修斯等待的比較心焦,在仔細分析過形勢之後,他對聖何塞做出比較利於商盟的決定還是很有信心的。無他,三國之中,德西克最強而商盟最弱。
果然,盧修斯的想法得到了證實,當進入聖何塞境內的第十個紅日升起的時候,楓林鎮外,一排馬車隊緩緩駛來,車頭上,懸掛著的是聖何塞皇室的金色書卷旗。
親自來迎接的是聖何塞的外交大臣郎頓。因為商盟這邊前來出使的是商盟的一位國王,盧修斯,而德西克那邊,只是皇帝的一名特使。在內閣會議結束後,郎頓一刻都沒有停留,就抓緊時間趕來邊境,同時派自己的副手,去聽聽德西克人的提議。
出乎意料,盧修斯國王選擇單獨與郎頓見面,摒棄了所有的副手和隨從。在楓林鎮鎮長的會客廳裡,第一次見面的兩人坐定,並沒有過多寒暄,看著年輕異常的盧修斯國王,郎頓忽然有些感慨。
商盟給聖何塞提供了一份提議,無非是增加更多的商業貿易,對聖何塞商品收取更少的關稅,以換取聖何塞對商盟的軍事支援。
這份提議,盧修斯不過拿出來讓郎頓看了一眼,就抽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