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之後,去往各地的信使返回徐州。
曹操在彭城外大營也收到了來自荀彧的書信。
此時,正好是深夜時分。
這段時日,因為要營造一種桃兒已經不知去向的假象,是以曹嵩只能含淚跟著兒子一起誆騙荀瀟。
這也就讓曹操輕鬆了一段時日,不用想著騙女鵝去繼續寫信取悅另一男子。
畢竟這種事情,怎麼想都覺得非常奇怪。
自家女兒,日後雖也要嫁人聯姻,但是現在就這樣在自己眼皮子底下一封封情書的看也太奇怪了。
這時候,收到一封荀彧的正常書信,那簡直是一種享受。
“還是文若好。”
“文伯什麼玩意兒。”
曹操嘀咕了幾句,但恰巧看下去之後,神態也逐漸凝重了起來。
嗯……並不樂觀。
兗州雖屯糧許多,滿倉米粟,草料充沛,可僅僅儲備了一年。
如今此次攻徐幾乎是全數拿出,源源不斷的運往小沛。
好在,還沒有開戰的時候就曾運送了不少,囤了些許在小沛城中,不至於捉襟見肘。
現在看來當時的決策十分明智。
否則現在大軍運糧,耗損更多。
再向下看,荀彧話鋒一轉,卻又讓曹操放心。
“私以為,公仁政之策,得民心眾,日後歸附可收文武於耄,沾為羽翼,徐州內當亂也,公之氣概,令文若拜服,資糧草錢財,肉脯布匹一時,自有境內百姓資助。”
“乃牧所得也,昔以勤政待民,今以資軍奉還,為氣數之興旺,徐州公當取之,竊以無憂,萬望莫退。”
嗯……
曹操暗自點了點頭。
文若支援我如此。
徐州之計,如今已然上下同欲,將士也明白我要的是什麼。
整個徐州,當是囊中之物。
曹操剛想要回信,幾次提筆又不知從何說起,可能是好久沒寫信了,措辭之時,腦海裡總是浮現桃兒的語氣。
幾次咋舌之後,寫下了一行字。
“有文若守兗,我心甚安,徐州必下,荀瀟首功。”
一番話,以說明他心中志向。
剛好寄出去不久,曹仁便帶著一老者進來。
在堂外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