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意思是。”金龜子出言發問。
“按照這座城池的規模來看,當年居住在這裡的人至少也有兩三千人,即便是來到這裡之後繁育了一些,當初來到這裡的人也不在少數,如果沒有周朝的許可,他們舉家帶口的絕對出不了國境,我同意你前半截分析,但是你說是修道中人救了姬鮮我認為不全對,救他們的人能知道這麼一處位置,肯定有一定的修為,但最重要的是這個人在周朝應該位高權重,能夠光明正大的救下這些人。”左登峰平靜的說道。
“姜子牙,。”金龜子在第一時間想到了答案,其實答案也不難猜,兩者兼備的人只有姜子牙。
“對,據我所知姜子牙與周公旦的關係並不好,死後並沒有按照周天子的要求回周國安葬,而是自己選擇了墓地,由此可見周公旦當年的所作所為是激起了公憤的,姬鮮和他的五弟姬度是姬家自己人,所以他們選擇的方式更極端一點,姜子牙雖然也不滿周公旦的作法,但他年紀大了,還是外姓人,便採取了不聞不問的態度,在姬鮮和姬度兵敗以後,姜子牙便設法保住了他們,並將他們送到了這裡。”左登峰說出了自己的分析。
“左真人,你怎麼知道姜子牙沒回周朝安葬。”大頭終究是年輕人,按捺不住好奇心。
“因為姜子牙的墳是我挖的。”左登峰微笑開口。
此語一處,一片‘啊’聲。
“左真人,姜子牙為什麼要保他們。”金龜子更關心左登峰推斷的依據。
“問的好,世間沒有無緣無故的事情,我感覺姜子牙之所以要保他們有兩個可能,一是顧念舊情,姜子牙是文王時期的老臣,即便輔佐武王也是為了報答文王的知遇之恩,也就是說跟姜子牙感情最深的還是文王,而姬發,姬鮮,姬旦,姬度等人都是文王的兒子,在姜子牙眼裡這些人都是文王的血脈,他不希望這些人自相殘殺,所以才設法保住了謀反的老三和老五。”
“士為知己者死,姜子牙和諸葛亮都是此輩翹楚。”金龜子介面說道。
“還有另外一種可能,姜子牙被封齊國,在山東,老三和老五的封地在河南,與山東相鄰,姜子牙此舉或許本意不是為了收買這兩個諸侯國的人心,但是後來齊國的的確確取代管國成了東方的方伯,也就是東方最大的諸侯國。”左登峰出言說道。
左登峰說完,眾人長時間沒有開口,每個人的思維連貫性和反應速度都不一樣,眾人還沒反應過來。
“左真人,據我所知,姜子牙並不像封神榜上記載的那麼厲害,他也只是粗通修真法門,他怎麼可能知道北極有這麼一處地方。”金龜子出言問道,他感覺左登峰的推斷過於主觀。
“姜子牙有一隻飛禽,可以日行萬里,如果你被封諸侯,你肯定也會到處轉轉。”左登峰微笑開口。
“左真人神機妙算,實非我等所能望背。”金龜子停止了辯論。
“你口服心不服,你肯定想問這裡的人為什麼擅長冶煉金屬。”左登峰出言笑道。
“不敢,左真人說笑了。”金龜子擺手說道。
“為什麼。”大頭的好奇心比金龜子重。
“姜子牙有一本奇書,名為天篆文冊,該書分為四大篇,分別為兵法十三章,孤虛法十二章,奇門遁甲一千零八十局,煉器兩篇,煉器兩篇裡記載的就是對金屬的冶煉和器物的製造,姜子牙極有可能將煉器兩篇的內容傳給了姬鮮的族人,不然他們拉不出長弓所用的金屬絲,也造不出咱們先前看到的那件甲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