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不大,董順就抱著一張地圖走了進來。
李二陛下把地圖展開,道:“你看,契丹就在這裡,與咱們大唐和高句麗都有接壤。當然,現在他們還沒有建國,只是一個鬆散的部落聯盟,稱為契丹八部。契丹先是臣服東突厥,後來又向我大唐稱臣。”
郭業看地圖上,契丹的地盤還真不小,道:“現在他們的實力如何?”
“也還算不錯。總共人口大概是二十萬,能動員出四萬騎兵。”
郭業知道這所謂的四萬騎兵,也不過是四萬牧民,真實戰力,肯定比大唐的四萬精兵差很多,道:“單單四萬騎兵,也值得陛下如此重視?”
“不,不單單是四萬騎兵。你看地圖,契丹的上邊,還有一個奚。奚的實力和契丹差不多,他們兩家國力貧弱,一向是共同進退。所以總共可以動員出八萬騎兵。”
“他們既然已經向咱們大唐稱臣,陛下讓微臣出使的用意是……”
“勳國公傳來不良人的訊息,高句麗的使者已經到了契丹。契丹與奚已經有了聯合高句麗對付我大唐之意。”
李二陛下嘆了一口氣,繼續道:“朕親率十萬大軍,與高句麗的二十萬大軍爭鋒,還要攻城。此戰,說實話,不是那麼好打。如果萬一契丹與奚出兵,斷了朕的後路,後果真的是不堪設想。”
“所以,陛下的意思是,讓微臣勸說契丹不要和高句麗同流合汙?”
“正是。如果能說動他們出征,與朕一起攻伐高句麗那自然是最好。如果說服不了,也沒什麼,只要他們兩不相幫就行。”
“微臣明白了。”郭業想了一下,道:“微臣覺得,契丹和奚實力弱小,現在還稱不上我大唐的心腹大患。若是吞併了高句麗一部分實力,那可就不好說了。所以,最好還是讓他們按兵不動。”
李二陛下一擺手,道:“這事就全交給你了,出不出兵都行,總而言之一句話,在破滅高句麗之前,把他們穩住。”
“遵旨!”
“只要把這件事辦好了,朕就算你大功一件。將來論功行賞,絕不在江夏王之下。”
“多謝陛下。不過……若是微臣已經安排安撫好了兩國,而您還沒打下高句麗來,能否恩准讓臣前往軍前效力?”
李二陛下臉一沉,道:“說來說去,你還不看好朕的本次出征?”
“當然不是,微臣不服誰,也不敢不服英國公呀!微臣是想,這嘴皮子上的立的功勞,總不如戰場上真刀真槍來得實在。還請陛下成全。”
李二陛下這才面色霽,道:“好吧,朕答應你。不過你主要的任務還是勸服契丹和奚,至於軍前效力一事,可來可不來。不可因為貪功,耽誤了大事。”
……
從李二陛下這裡出來,回到秦國公府內。
郭業不由得心事重重。他甚至暗暗懷疑,自己前兩次把高句麗攪了個天翻地覆,到底是對是錯。
歷史上,淵男建和淵男生、和淵男產內鬥不止,才讓唐軍有了可乘之機。
由於有了自己的介入,淵男產和淵男生已死,淵男建大權在握,毫無掣肘。竟然表現出了比歷史上更強的能力。
刺殺李二陛下,聯絡契丹。這兩樣成功了任何一樣,都足以改變高句麗的國運。
唉,早知道就不把他放回去了,這可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另外,還有契丹,也真是讓人頭疼。
以後這個民族,就會成為漢族的大敵,現在能不能想個辦法,把他扼殺在萌芽之中呢?
正在他胡思亂想之際,忽然孫子善來報,太子駕到!
郭業一驚,這孩子還不過十二歲,他來找自己有什麼事?就算自己和他現在是同盟關係,這麼大搖大擺的拜訪,也不大妥當吧?
這熊孩子,可別給自己出什麼么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