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二日,劉辯正式下令遷都長安,浩浩蕩蕩。
這一次遷都自然是和之前董卓遷都完全不同了,這一次沒有士卒強行驅趕和欺壓百姓,所以也自然是就沒有那百姓哀嚎之聲。
相反劉辯大軍從出了晉陽開始不斷的有百姓相送。
這些對於劉辯來說那無疑是一種鼓勵和安慰。
“陛下,如今這情形你覺得如何?”
郭嘉在一旁看著劉辯笑著開口說道。
“朕覺得還不錯,比朕當初出洛陽的時候,真的是好太多了。”劉辯看著郭嘉同樣是笑著開口說道。
自己剛穿越的時候不過是十三四歲的年紀,如今轉眼一過自己都快三十歲了。
這時間還真的是漫長不饒人啊。
“王師,當初朕出洛陽時答應你的話,終於也可以兌現了。”
劉辯隨即又看著一旁的王越開口說道,這時候的王越已經是六十多了,哪怕他是習武之人,如今也是可以看出老態了。
而當初一起的朱雋,盧植,皇浦嵩,他們卻已經是去世了。
在這十多年的時間裡,看似是很短的時間,可是卻是非常的長。
在這十多年裡,無論是自己身邊的人還是百姓都是死傷無數。
一個國家處於十多年的戰亂,如果從黃巾軍動亂開始,那麼時間將是更長。
更別說黃巾軍之亂以前,朝廷腐敗天下百姓也是苦不堪言。
所以說這樣算起來,這大漢和天下的百姓已經是折騰的夠長的時間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人心思定,才會迫使曹操和孫權沒有反抗的能力了。
“臣如今也老了,陛下還記得當初的承諾,臣也就欣慰了。”
“日後世人提起,我王越也可在這歷史長河之中留下一筆了。”王越看著劉辯笑著開口說道。
劉辯看的出王越是真的變了,或許就像是他說的一樣,到了一定的年紀,再去爭奪也已經是沒有意思了。
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東西。
而且如同王越說的那般,當初他決定幫助自己,可以說是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所以王越的確是可以在這歷史上留下濃厚的一筆。
還有黃忠也是如此,當初黃忠跟隨自己的時候也不過是中年,可是轉眼如今也是成了老將了。
如果這天下繼續戰亂,只怕會有更多的人看不到那一天。
當然了這個人或許也包括自己在內,畢竟人有旦夕禍福,誰都沒有辦法預料。
從晉陽到長安並不是全很遠的距離,可是劉辯卻還是走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
當然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人多,而且劉辯也是特意放慢了速度。
一來是照顧那些沿途歡送的百姓,二來是用這個時間進行考慮該怎麼封官。
這可是自己需要考慮的事情,而且如今天下一統了之後,該怎麼治理了。
畢竟當皇帝這種事情自己也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