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初升,整個京周都籠罩在一片燦爛的紅霞之中,倚在城樓一隅的錦衣男子墨髮飛揚,側頭注視著遠處官道上浩浩蕩蕩列隊而來的精銳之師,甚是讚賞地揚眉一笑,光影翻轉,他的眼中滿是與霞光輝映的異彩。
眼見著大軍即將進城,他身形一閃,消失在了閣樓背光處的陰影中。月前,一道千里捷報激起京周城內千層浪。
四方大勝,三國議和,主帥周天熠從即日起拔營啟程,班師回朝。今日,京周的四道城門齊開,正是為了迎接周天熠及西北軍五千精銳回京覲見,面聖述職。
伴著朝陽初升的淡淡金輝,五千精兵由城郊一路順著中軸長安街向皇宮門口行進,井然有序,在隊伍最前列騎馬率軍的青年一身戎裝,英武之氣縈繞。
沿街而立的壓壓人群中,有人認出了領頭的將軍,驚呼:“咦?那是嶽二將軍呀,怎麼不見昭王殿下?”這位昭王正是西北軍的主帥周天熠,他是先皇第九子,幼時混跡軍營,十二歲出宮立府後就隨左右將軍從軍而去,十六歲在三國戰場以一當千一戰成名,之後更是立下軍功無數,是四方當之無愧的戰神,深得人心。
勝利之師回京卻不見主帥在列,引來沿街百姓你一言我一語的紛紜猜測。
有人說昭王在戰時負傷正在休養,也有人說昭王暫留邊關以防時局變故,還有人說昨日在城門口看到了先行匆匆回城的昭王……聽著周遭七嘴八舌的議論,街角不起眼處馬車內的藍衣女子只勾唇低低一笑,眼神中有無奈也有無辜,若她所料未錯,昭王殿下未在率軍之列的真實原因,其實……簡單得很寒磣。
“哎,小姐,咱們與昭王殿下定的時間是下午呀!殿下明明有時間率軍進城朝覲吧,這不是很重要的事情嗎?”望著自家小姐在那發笑,同車的丫鬟禁不住好奇問道,對於一個軍人來說,打了勝仗之後的封賞是對其功勳的肯定,難道昭王殿下不在乎?
“月笙,你就不允許別人有點別的事耽擱一下嗎?”聽了身邊丫鬟的疑惑,藍衣女子笑得更開了,不過她沒有解答,以月笙的機靈不會想不明白。
見看熱鬧的人散了,她向車外吩咐:“徐伯,走吧,該去樂申街了。”這一耽擱,盤賬的時間就有點緊張了,況且之後還要跟另外幾家鋪子的掌櫃見面做些商談。
“是,小姐。”老車伕應了一聲,揚了揚馬鞭,穩穩地驅使著馬車向城東南的鬧市而去。
昭王前日便到了京郊,在京郊黑市的神秘當鋪
“禾氏”約當家一敘,說要談筆大買賣,而
“禾氏”主事的二當家常常不在店中,因這回客人身份特殊,夥計就去尋了大當家秦頌。
秦頌得了訊息後裝作不知他昭王的身份,差人傳話,故意把這商談的時間定在了周天熠凱旋迴京的當日午後。
這時間看似對上午的朝覲、述職和封賞沒有影響,其實滿是刁難的意味。
京周城是四方國都,同時也是四方最大的城池之一,從皇宮到偏僻的京郊黑市,即便是騎馬無人阻隔至少也得半個時辰。
封賞是四方獎勵功勳的大事,程式繁瑣,按理得持續到午時飯點,然後天子便會施天恩,舉行慶功宴,而慶功宴會到什麼時候結束,就是個無底洞了。
所以,倘若昭王參加了今日的封賞,哪怕封賞結束能夠全身而退地出宮直接往黑市趕,也很有可能會趕不上約見的時間。
“不過是試探一下誠意罷了,沒想到他真連述職封賞都不去了。”車外仍有人對昭王的缺席議論紛紛,秦頌撐著腦袋側頭瞥著窗外不斷變換的人和物,不由自主嘟囔了起來。
“小姐,你說什麼?”
“啊?”秦頌回過神,發現自己似乎未加思索就把心裡想的話說了出來,靈機一動,連忙找了個轉移注意力的話題搪塞一下,
“我是說,昭王殿下的大買賣,恐怕不好做。”兩者相較以重為先,可見昭王對這次會面的重視,不,或者說,昭王對這筆買賣非常在意。
“不好做咱們可以拒絕嘛,哪有強買強賣的呀?”秦頌笑這月笙的思維還是在正常的商販交易上,搖搖頭嘆道:“月笙,你還是不懂黑市。”黑市有暴利,同時,黑市也有自己的規則,強買強賣可是相當正常的。
秦頌本還想多解釋幾句,可馬車已經停了,
“你若是得空,可以跑跑黑市,跟著月盈好好感受一下。”說完,她就起身整了整衣襟,先於月笙下了馬車。
京週四市皆有七街九巷,樂申街居東南鬧市,是這國都內數一數二的繁華大街道。
秦頌的家族
“秦氏”作為綿延百年的商賈之家,手裡自然有不少鋪子在這裡。早先幾年,秦家主秦淮還會顧管京周的生意,而近幾年,長子秦風日漸成熟,長女秦頌嶄露頭角,他便大手一揮把秦家在四方國內的大半產業放心地交由兒女打理,而自己則帶著妻子楚氏去到鄰國五更和九繞,繼續為家族開拓事業。
這段時間,秦頌的大哥秦風忙於四方南部淮揚的藥酒生意,所以京周這片的責任都落到了她身上。
每月初一至初五,秦頌會到京周秦家手裡的各個鋪子裡盤賬,今日三月初一,恰好輪到樂申街。
秦頌精明,盤賬快而準,遇到筆誤還會指出,久而久之,鋪子的掌櫃們都不敢在小姐的手下偷米食糧,不過今天……
“楊掌櫃,看來一年多的時間沒能讓你弄清楚秦家的規矩。”秦頌把楊氏米糧行的總賬輕輕往桌上一丟,眼角帶笑盯著露出不解神情的中年男人。
原本秦家在京周的產業不涉及米糧,因此一年前秦頌收購下快支撐不下去的楊氏米糧行時,一時間沒有合適的新掌櫃人選,楊掌櫃的經營手段還算過得去,也就沒有急著調換店鋪的人手。
“小姐,秦家重守誠信,謀利有度,小人是知道的。”楊掌櫃搓搓手,恭敬地躬身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