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三章魏國衰敗的原因(二)
秦安頓了頓,繼續說道:“剛剛我們說的第一個原因是君主的才幹不足,也是魏國衰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也是導致魏國變法在後續無法持續的原因。
秦國在秦孝公死後,秦惠文王繼位後,利用殺商鞅來讓宗室和貴族們妥協,保留了商鞅變法,讓秦國的國力日益益增。
請問,魏武侯能和秦惠文王相提並論嗎?
更何況後來的魏王越來越無能,根本無法跟秦王相提並論。
因此,就算你說魏國一直沿用李悝的變法,結局能不能統一六國,這還是很難說的。
因為誰也不能保證有沒有一個魏王會廢除這一變法。”
魏政頷首道:“多謝先生賜教。不過,秦國六世國王中,有一個秦武王卻是一個武人,雖然能征善戰,但是他當王的能力我非常質疑。”
秦安嘆口氣道:“你質疑他也沒有用,雖然他看似胡鬧,更是因為舉鼎而而亡。
這個舉動大家都認為他那是莽夫行為,無理取鬧,甚至他因此而死是活該。
其實錯了,大家都錯了。
九鼎乃是當年大禹治水弱熔鑄而成,意在鎮九州水患,從此九鼎成為了華夏的象徵之一,誰擁有九鼎誰就是正統。
周皇室擁有九鼎,七國中任意一國的國力都已經強於周皇室。
可是卻無一國敢去觸動九鼎,因為在你們心中,這就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可是秦武王卻敢,雖然你們認為這是莽夫行為,可是我認為,這是在敢於挑釁周皇室,同時也在告訴大秦後代君王,他們也能撼動九鼎。
最後在秦昭襄王時,滅了東周,取了九鼎,標誌著秦有吞併六國一統天下之決心。
就連九鼎都不敢動,又如何能奪取天下?難道只當一代霸主,然後等到秦國沒落,給其他國家崛起的機會,讓他們滅了自己不成?”
魏政頓時無話可說,確實如秦安所說,連九鼎都不敢動,又如何一統六國。
蒙毅心中不由得說道:“原來秦武王不是胡鬧,而是為了讓後人知道九鼎也是能動的,回去後一定要告訴陛下,秦武王不是一個魯莽之人,他做的一切都有深意的。
陛下問起我怎麼知道的,就說是帝師說的。”
秦安繼續說道:“另外世界沒有那麼多的如果,魏國的昏君的才幹不足這是事實,魏政你只能承認。
接著我要說的第二個讓魏國衰敗的原因,人才的流失。
我說過,魏國一開始是很強大的,不管是經濟上,朝堂上,還是軍師上都是非常強大的。
強大到可以滅掉任何一個國家。
就因為國家強大,所以不管是君王,還是大臣,甚至是那些貴族都變得自視甚高,認為他們就是最強大的。
因為國家的強大,所以也產生了很多的人才,可是因為排擠,不受重用等等,最後這些人才都離開了魏國。
如果這些人才全都在魏國,那麼也就沒秦國什麼事情了。
而這些人才中,有六個人才是頂尖的人才,而這六個人,讓四個國家崛起,卻也因此讓魏國衰敗。”
“竟然有六個,我還真不知道。”高月說道,她是女兒身,本來就對國家大事並不太喜歡。
如果不是她父親太子丹的事情,恐怕她現在已經是一個孩子的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