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他們願意直接把加工廠設在卡達呢?”
索德的話如同一聲驚雷,炸得阿爾庫瓦里直接愣在了原地。
這是解決問題的終極方案。
而同時,他也理解了索德眼中的那種恐懼。
是的,這是一個好辦法。
但問題是,要說服華夏做出這個決定,己方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可絕對不會低.
但那又怎樣?
至少,我們能拿得出來
為了這項技術,付出什麼代價,都是可以接受的.
幾天之後,成都。
第二批火絨小組已經完成了組建,陳念剛剛結束了一天的“授課”,或者說研討。
此時的他正滿身疲憊地走在成飛園區內的小路上,身邊跟著的則是同樣鋼下班的李想。
他還沒有完全脫離這一天高強度學習後延續下來的狀態,跟李想聊天的話題也沒有離開第一壁材料的相關技術。
“.所以說材料學本質就是煉丹,就是試錯,講究的完全就是一個運氣。”
“跟之前的等離子體控制技術不一樣,這一次我們是真的沒有太明確的方向。”
“伱說鎢合金方向吧,確實,抗高溫效能比較好,輻照抗性也是最強的,但問題是,這玩意兒也最容易發生燒蝕和氣體迴圈效應。”
“而且,在在高能量密度等離子體條件下,它還面臨輻照引起的材料脆化問題,是幾個方向中對長時間高強度輻照最不友好的方向。”
“現在老美搞的就是鎢合金方向,但他們在短期內也沒有什麼進展,我們想薅幾個專家過來抄一抄,也是無從抄起。”
“不搞鎢合金,搞石墨吧,抗輻照效能差的要死,而且基本上沒辦法做改良,但有一點,這玩意兒燒爐子最容易燒出新東西,潛力比較大。”
“中間層的,碳纖維複合材料這一塊,我們有一定的技術積累,但目前還沒辦法解決氧化和燒蝕的問題,力學效能退化這一點也是個大難關。”
“最靠譜的方向,鈹銅鋼複合體,短期內可以滿足實驗要求,但也僅此而已,畢竟這連合金都算不上,只能算‘複合結構’。”
“要想進一步改良,最好的方向就是硼化鈹材料,但我們現在使用的反應燒結法操作難度比較大,並且幾次實驗之後發現,產出物的效能是低於預期的。”
“好煩啊,下次試試把硼氮化硼和鈹鋁合金再加點鈦合金放一起燒燒試試,說不定就能搞出新的材料來了.”
聽到陳唸的話,一旁的李想不由得有些好笑。
他開口說道:
“我是真沒想到,你也會因為心煩。”
“要不是知道你啥都能幹出來,我還真以為你就是一普通的研究員呢。”
“我本來就是。”
陳念翻了個白眼,沒有多說,而李想則是好奇地問道:
“所以材料學這塊,真的就沒有什麼基礎的原理嗎?”
“當然有了。”
陳念嘆了口氣,回答道:
“材料學最基礎的原理,就是‘化學鍵結合形成分子和晶體結構’,原子的尺寸、相互作用和排列方式,就決定了材料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