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遊戲規則之內,我們使用最直接的方法。”
“我會全力支援你的——我們有接近六百億的現金,這還不夠你當上總統嗎?”
“林晨的事情已經處理完了,你差不多可以解除隔離了。”
海藍,客廳裡,陳果對陳念說道。
“好,我知道了。”
陳念簡短地回答了一句,但視線仍然集中在桌面的設計圖紙上。
為了這份氣動佈局圖,他已經足足折騰了一週的時間,雖然系統給出的方案相當完善,但由於在其他系統和模組上有修改,氣動佈局也必須跟著變化。
否則,僅僅是一個發動機峰值功率資料的變化,就可能導致原本精妙的氣動設計變成笑話。
而此刻,他需要解決的,就是一個前整流罩風阻的問題。
“陳教授,你看一眼這個資料。”
“按照風洞那邊最新發回來的結果,整流罩上半圓圓弧半徑、弧高在應用當前資料時,機身阻力雖然能大幅降低,但實際所產生的升力也在上升。”
“另外,從圖上還能看出來,這個設計使得整個機身前部出現了數條不穩定的湍流帶,主要原因是菱形邊翼與上翹機身融合後各部分湍流的相互擾動。”
“這種情況在低速狀態下還能控制,但速度一旦上升到0.5馬赫以上,就很容易發生不可預測的震盪,而震盪傳遞到機身後又會影響整個機體的穩定性.”
“我研究了很久,但這個問題始終沒有一個簡潔美觀的解決方案。”
“如果真的不行的話,可能真的只能上笨辦法了。”
陳念所說的簡潔美觀的解決方案,其實就是在現有佈局下對整個整流罩的各部分尺寸進行最佳化,在細節上調整到最優,以達到最好的氣動效果。
這是他在設計中始終追求的目標——當然不是因為什麼強迫症,而是為了保證最大程度地消滅非必要的冗餘系統,為這個空中平臺提供最高的容錯率。
聽到他的話,陳果湊了上來。
他看了一眼陳唸的圖紙,皺著眉頭說道:
“說真的,這個氣動模型的複雜程度已經超出我的能力範圍了——至少不是你現在這樣突然叫我看一眼,我就能提出想法的程度。”
“不過.在常規方案中,解決這樣的問題,我們不是有非常基礎的解法嗎?”
“湍流過於混亂,那就在前部增加導流板;震盪不可預測,那就採用懸浮式連線。”
“對於這麼龐大的一個低速飛行器來說,這似乎算不上是什麼問題吧?”
“反正我們又不指望這個空中平臺能做出什麼滾轉啦、大角度轉向啦、垂直爬升啦之類的動作。”
“它根本的屬性,還是一個‘超大型直升機’啊。”
“是這樣,但”
陳念輕輕搖了搖頭,考慮了幾秒鐘之後,才繼續開口說道:
“但我的點在於,如果我們要用這樣簡單粗暴的方法解決問題的話,必然會導致發動機負擔進一步升高,甚至有可能消耗掉本來應該分配給其他輔助系統的載重。”
“光是一個懸浮連線系統就要增加多少重量了?省下來的重量,我們甚至完全可以替換成一套鐳射武器系統啊。”
“太過於理想主義了。”
陳果笑著搖了搖頭,隨後說道:
“如果按照你的想法的話,那我們不如再等等,先把反重力技術搞出來,到時候整個發動機艙的載荷都可以省下來,全裝成武器系統,那不是更好?”
“.倒也不是不行。”
陳念順著陳果的話開了一句玩笑,但他也明白了陳果想要表達的意思。
“所以你覺得,我們沒必要在這種地方吹毛求疵?”
“沒有必要。”
陳果毫不猶豫地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