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
陳果回答道:
“新型牧業是基礎,另外我們還會考慮往人造肉、人造澱粉方向發展。”
“不過,垂直農場的建設還是是第一優先順序的,會在美方核聚變技術正式鋪開之前就上馬,到時候如果能源存在問題,我們會考慮進行進行聚變堆小型化工作。”
“那就要求加速氦3採集工作了.”
陳念若有所思地說道。
嫦娥三號探月衛星發射在即,按照他之前的想法,這一次的探月本來是要按照原定計劃先實施軟著陸、進行月壤成分分析的。
但仔細想想,既然都已經著陸了,為什麼不更進一步,直接設計出返回火箭,把月壤樣本帶回來呢?
難度並不算太大,在專案進度60%到70%這個階段,依據已有的成果做出設計修改,應用到未來的五號上,可行性還是很高的。
想到這裡,他開口說道:
“我得找五院開一次會。”
“嫦娥五號的計劃需要往前提一提,最好在三號發射一兩個月之內,就啟動五號火箭發射計劃,把月壤帶回來。”
“可以,問題不大。”
陳果回答道。
“嫦娥五號的程序跟三號其實是基本同步的,據我瞭解,現在火箭上主要的難點在於月面點火起飛、月軌交匯部分。”
“不過,我們也已經進行了大量實驗,如果你能再推一把,快速迭代、達成目標不是問題。”
“另外,鑽探取樣裝置也存在困難——中電21所那邊已經在搞了,他們預計的時間是兩到三年,如果你想要壓縮到6個月以內,可能要親自上手。”
“那我就親自上手。”
陳念毫不猶豫地回答道。
牽一髮而動全身,在這個例子中體現得實在是太明顯了。
遠在大洋彼岸的兩家“商業公司”之間的收購計劃,居然會間接影響到華夏的探月工程。
——
不,還不僅僅是華夏。
實際上,美方重啟登月專案也受這方面的原因影響。
而這也意味著,新一波的太空戰,恐怕很快就要打響了
這是沒有硝煙的戰場,而己方,絕對不能輕敵自大。
畢竟,這是我們跨向星辰大海的第一步.
與此同時,中電科21所,嫦娥五號配套電機專案組辦公室內。
寧建剛剛看完了最新提交的行星減速無刷電機的設計方案,確認沒有問題之後,在設計稿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
“就按照這個方案來處理吧,目前看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
“相比起之前的方案,在排除散熱影響之後,整個電機的設計簡化了不少,設計餘量也更充足,理論上來說,應該是會更耐操的。”
“不過,最終工況如何,還是要看看在真空帶載環境下的實驗結果——你們什麼時候能製造出原型?兩週時間夠了嗎?”
聽到他的話,對面的研究員李雨略微沉吟了片刻,隨後開口回答道:
“兩週的時間差不多能夠造出來,但工期比較趕了,原型可能會比較粗糙。”
“尤其是核心的超導線圈這塊,目前也就EAST那邊有加工經驗,其他各個專案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
“我們還算是比較快的了,但也還有一些問題沒能解決。”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磁場梯度、不均勻性和磁通漂移導致的超導效能衰減和熱損耗。”
“這個問題放在地面上,可能根本都不能算是一個問題,在有空氣散熱的環境下,我們甚至很難觀察得到內部溫度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