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而,他知道的資訊顯然也有限。
就比如陳念已經啟動的金屬氫專案,他就是一無所知。
於是,陳念開口回答道:
“算了吧,哪有時間休息啊?”
“伱看著海軍那邊的專案是搞的差不多了,但我手裡還有其他的重點民用專案,根本閒不下來。”
“.你小心別把自己累垮了,得勞逸結合!”
李想正色說道。
“放心,我有數。我只是事情多,強度不大的。”
“反正你估摸著來吧,這事兒歸後勤組管,我也插不上嘴對了,聽說你打算回家一趟?”
陳念點點頭,回答道:
“是的,上級強制要求的。”
實際上,從2003年入學到現在,陳念已經接近4年沒有回家了。
之前跟父母的幾次見面,都是把他們接到長安這邊來,並且也沒有向他們透露有關自己工作的任何真實資訊。
這一次,考慮到陳念即將要畢業,後續將要面臨保密方式的重大調整,也面臨著常駐地選擇、家人安置的問題,上級還是決定讓陳念回家一趟,處理好自己的事情。
至於要不要跟家裡人攤牌、說明自己的真實工作、真實角色,那純看陳唸的個人意願。
“明白了你打算怎麼辦?攤牌還是繼續瞞著?”
李想好奇地問道。
“我不做決定,讓家裡人自己選。”
陳念回答道。
實際上,情況也正像陳念所說的那樣。
到底要不要攤牌,核心並不在於自己怎麼想,而在於自己的家人怎麼想。
不接觸真實情況,那麼他們的生活就仍然能夠保持現狀,在國家的幫助下,也許會過得更好,但代價是他們與陳念接觸的機會極少,這個兒子很可能最終會失去親情的核心,變成一個“符號”。
而如果家人接觸到了陳唸的真實資訊,瞭解了他在這個國家的重要性,那麼家人就必須接受嚴格的審查、嚴格的管控。
他們的生活必然會受到重大影響,想過普通人的日子,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
兩種方案談不上誰優誰劣,哪怕是上級,也給不出什麼好的建議。
畢竟,他們絕不可能把陳念當成一個沒有感情的工具來處理,家人、親情的要素,在這個抉擇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
聽到陳唸的回答,李想嘆了口氣。
在這一刻,他切實地感受到了陳念身上肩負的責任和壓力。
但他也沒有辦法去給陳念建議,只能是拍拍他的肩膀,說一句“慢慢想,不著急”。
陳念默默點了點頭。
他似乎確實在猶豫不決,但眼神中卻看不到一絲迷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