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大驅,該要下水了。
——
不,既然是自己出手,那就不能只是055。
真正需要建成的,是屬於華夏的超級戰艦。
當然,除了水面艦艇之外,水下的那些大黑魚,也可以升級一下了
這項任務的目標很清楚,但路徑不算明確。
陳念打算趁著學校放假的時間去一趟達利安造船廠,跟那裡的工程師們好好聊一聊,正視一下差距。
記下了日程安排之後,陳念繼續看向第三個任務。
這一條任務是最重要的,但成功率卻很難說有多少。
因為,這項任務所牽涉的問題太複雜,也太廣泛了
他為即將到來的2008年的那場災難做好準備。
其實在此之前,大張旗鼓地搞移山專案,他就是存了要給08年打好技術基礎的心思。
但問題是,在這樣的重大災難面前,絕對不是光靠事後的搶險、重建就能解決問題的。
“預言”是絕對不需要猶豫的選擇,官方也不可能對自己的預言置之不理。
但即便提前知道了災難,要如何去避免呢?
要知道,那場災難的受災範圍達到50萬平方公里,哪怕只談論對生活造成嚴重影響的重災區,面積也達到13萬平方公里。
這是什麼概念?
半個省都是災區,失去住所的人數達到2000萬人。
縱觀歷史,這個級別的災情也極少發生,哪怕是官方,對其也沒有太多的應對經驗。
到底是拋家舍業地撤離,還是嘗試用工程手段削弱地震的損失?
不好抉擇,就算抉擇了,也不一定能夠執行到位。
該找上級好好聊聊這件事情了。
一年的時間,只要集中力量,能做的事情,還是很多的.
梳理完自己的所有重點任務之後,陳唸的心裡也終於有了底。
雖然看上去每一項任務都是時間緊迫,但拆分下來,難度總體來說不算太高。
還在目前國家實力能覆蓋的範圍之內。
那關隘就在自己這邊了。
源點的積累,能不能趕上事情發展的速度?
想到這裡,陳念開啟了系統介面。
這時候,他手裡的源點數量已經達到了驚人的182點,相比起四年之前為了1個源點苦苦掙扎的日子,已經算是脫貧致富奔小康了。
但尷尬的是,新技術所需要的源點消耗也增加了。
且不說金屬氫這個吞金獸,他看上的四代艦技術也不便宜。
完整解析055D的全部技術,可是要花費他二十多點源點呢。
至於新的大黑魚,如果要對標俄亥俄級,那也要三十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