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腦子正常的人都能推斷出來的事情,陳念當然不會不知道。
甚至,他還猜到了上面的想法。
所以,他第一次以星火工作組實際負責人的姿態,要求14所進一步加快進度,不惜一切代價,也必須要在未來兩週之內完成記載數字陣列雷達的全部試驗,以便在一個月之內完成上機實驗,讓殲二十二、也就是蒼龍戰機,進化到完全體。
而為了配合這樣的高強度工作,陳念考慮再三,最終還是決定,親自去往14所,用自己腦子裡最詳細的知識,去推動專案進展。
因為他知道,這一次事件,其實不過他前一世那個時空的“某仲裁”案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它們的目的完全相同,之所以提前了那麼多,完全是因為自己這隻扇動翅膀的蝴蝶。
既然風暴已經到來,那就只有一往無前地迎上去。
沒有退路,才是勝利之路。
14所的專案總指揮辦公室裡,陳念面前擺著一水兒的電話,他近幾天的工作很簡單,只有一件事:
答覆電話裡的內容。
這是他自己建立的一套臨時的知識傳輸體系。
面前的每一臺電話對應的都是數字陣列雷達研發過程中一個模組,任何模組出了任何問題,他都要求在場的負責人立刻向自己彙報,自己當場解答、當場調整。
這樣的操作下來,整個專案組的效率幾乎提高了一倍,原本預計需要三週才能完成的工作,在短短一週半的時間裡,就進入了收尾階段。
而今天,正是華夏第一臺數字陣列原型機測試的日子。
但陳念沒有去現場,他仍然坐鎮在這間辦公室裡。
這既是他自己的選擇,也是情報部門的要求。
在身份如此敏感的情況下,儘可能避免跟保密序列不夠的工作人員接觸,是最好的選擇。
“.你們現在出現掃描速度慢的原因不是硬體的問題,T/R模組我之前已經檢查過了,沒有任何問題。”
“你們要先檢查一下訊號處理機的工作情況,有沒有出現過熱、或者電壓不足的情況。”
“如果沒有的話,那就是LVDS的問題,跑一遍匯流排程式,對LVDS做自檢,另外看看光模組有沒有髒汙或者短路的痕跡”
“問題解決了嗎?好,解決了就行,等等,我要接另外一個電話。”
陳念啪地一聲結束通話電話,隨後又接起了另一部叮鈴作響的電話。
“什麼?時序校準有問題?時序校準有問題先檢查數字處理器,看看時間和相位資訊獲取準不準確。”
“怎麼看?你們搞什麼?這都不知道?直接出天線方向圖來看啊!”
“如果數字處理器沒問題,那就是前處理器的問題,檢查前處理器工作狀態。”
“查出問題了嗎?查出來就好,趕緊改!”
“喂?遠場校正誤差大?看採集卡!採集卡沒問題的話,看看天線有沒有問題,伱們現在需要修正功分網路,要不然沒法得到等效的系統誤差。”
“你再看看數字波束形成器的修正邏輯對不對,這是輻向誤差的最後一次修正,它沒問題就肯定沒問題了.”
“解決了?沒有?到底解決了沒有!?”
“那就是發射支路的問題,一個一個去查!”
“好,好,沒問題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