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到詢價申請的第一時間,所有位於美國的碳纖維生產裝置公司便做出了同一個決定,那就是:
向情報部門舉報。
所以,五月會收到這條訊息的時間,其實並不比各家公司晚多少。
這無疑給休斯頓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因為他知道,從目前華夏的情況來看,需要大規模使用高強度碳纖維材料的,只有一件東西:
戰略轟炸機。
再結合俄方與華夏頻繁的交流互動,答案其實已經呼之欲出了。
這些華夏人,他們一定是在做戰略轟炸機。
而且,研發工作應該已經進入了尾聲,馬上就要進入原型機生產試驗的環節了。
但這怎麼可能呢?
明明在不久之前,他們還在改著他們的轟6!
這就好像一個只會修理腳踏車的小孩子,突然有一天開始造超跑了一樣!
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如果要列舉一種能代表人類最高工業技術成果的產物,那戰略轟炸機絕對榜上有名。
能造出它來,就說明那個國家已經完全跨過了在航空事業上模仿和摸索的階段,開始進入到全面向前探索的領域了。
他們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他們到底是怎麼在幾年的時間裡,做完了己方花費幾十年才做完的事情的?
休斯頓的心裡不由得湧上一陣絕望。
頻繁的失敗幾乎快讓他崩潰了,但更崩潰的是,現在他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一切發生,卻沒有任何的辦法可以去阻止。
國內的經濟形勢持續惡化,國會自己都自顧不暇,想要用經濟手段去限制華夏在短期內沒有可能。
伊拉克戰爭的泥潭拖住了海外軍事行動的腳步,好不容易組織起來的一次海上威懾行動也被一發石破天驚的DF17絞得粉碎。
計劃之中對以色列的支援也被迫拖後,本來在今年年初就應該開打的雙方到現在都沒有動靜。
沙特和伊朗就更不用說了——他們的陣營已經在悄無聲息地轉變,當兩個小弟有了一個共同的大哥之後,許多事情,就不得不往後放一放了。
打架?
得先問問大哥怎麼說。
想到這裡,休斯頓長嘆了一口氣。
真的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了。
但好在,碳纖維領域的專利壁壘極為厚重,常年累月的技術封鎖也幾乎已經摧毀了那片土地上的技術發展土壤。
他們也許能從島國手中拿到裝置,可要想實現大規模地國產化生產,還是沒有那麼容易的。
想到這裡,休斯頓稍稍鬆了口氣。
他看向一旁的助理,開口問道:
“洛杉磯的事情處理得怎麼樣了?”
助理趕緊遞上檔案,回答道:
“基本上已經處理完了,軍隊介入之後,事情冷卻得很快。”
“社會救濟已經開始運轉了,這裡面是一大筆錢.但至少,局勢已經穩定了。”
“至於資本.洛杉磯高鐵專案,很可能要爛尾。”
休斯頓眉頭緊皺地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