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說三年搞定核聚變當然是純屬吹牛逼。
實際上,哪怕理論基礎全部具備、材料問題也全部解決,光是一個Q值大於1,都夠國內本來就薄弱的科研力量哼哧哼哧幹好幾年了。
這一點,不用專業人員,哪怕李想這樣的門外漢,其實也是清楚的。
不過,從另一方面講,如果源點增長速度能達到預計標準,三年攢夠核聚變需要的源點,其實還是可行的。
這也是他真正的意思。
至於應用,就一步一步來好了。
畢竟,像這樣能直接讓人類進入下一個時代的技術,絕對不是一朝一夕之內就能建成的。
哪怕是再激進的技術規劃,也不會刻意去打破這個最基本的規律。
如果是在幾個小時之前,這個認知也許會讓陳念焦慮不已。
但好在,現在他已經徹底想通了。
所以,“不能立刻實現關鍵性技術飛越”這個事實,給他帶來的,也只有更多的激勵。
回到自己的住處之後,他馬不停蹄地開始了新一輪的學習,而與此同時,第一次直播節目所帶來的效果也正在不斷髮酵。
事情漸漸開始向著好的方向發展了。
但,另一邊,卻有人不太高興.
五月會的辦公室裡。
“愚蠢!愚蠢!”
休斯頓一邊搖頭,一邊看著螢幕上的直播錄屏畫面。
他實在是想不明白,這些所謂的“媒體”怎麼會愚蠢到這種程度。
一個好好的高鐵專案,讓你們拍成了模特真人秀?
這是在開什麼國際玩笑?
而且,畫面所展現出來的操作流程也極為可笑,都什麼年代了,居然還有人用人工方式鋪設鐵軌?
你以為這是上世紀的西進運動嗎?
固有印象的威力實在是太可怕了,甚至可怕到讓一群接受過高素質教育的媒體都忽略了客觀事實的程度.
反觀華夏人拍的影片,就表現得專業的多了。
雖然沒有令人眼前一亮的鏡頭,但他們至少展現出了一個基建專案基礎的狀態。
在有經驗的人眼裡,一眼就能分辨出高下。
那些看似雜亂堆積的土方實際上正標誌著專案飽和運轉的效率,而突兀立在陸基兩旁的鋼架結構,則是龍門吊的雛形。
可想而知,對方現在正在做的是一些相當基礎的前期準備工作。
但哪怕就是這些準備工作,在效率上就已經優於己方一大截了。
日均鋪設500米.很顯然,他們已經引入了大型鋪路機,而這種此前從未大規模報道過的機械,正是華夏人所謂“移山”專案的成果。
他們的進展很快。
——
就跟近幾年來,他們所有的關鍵專案一樣快。
照這麼下去,一旦對方真的開始暴露出專案的真實實力,那己方的洛杉磯舊金山專案就徹底失去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