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現在臨時取消引進計劃,整個殲十專案都要受影響。”
“我真的沒有辦法理解為什麼要突然改變計劃,如果是因為近期的幾次事故的話,我認為這個理由是不充分的。”
“其一,這幾次事故並不足以說明AL31FN發動機本身存在重大缺陷;其二,我們也真的沒有別的選擇,哪怕這款發動機有一些小問題,也只能咬牙先上了.......”
“如果AL31FN就是有重大缺陷呢?”
電話那頭,林永明毫不留情地打斷了王明的話。
這邊的王明聞言一愣,下意識地說道:
“這不可能!AL31FN是一臺久經考驗的發動機,它在SU27上的表現一直很好,雖然小問題不斷,但整體的效能和設計理念是沒有問題的.......”
“領導,您要是說AL31FN有問題,那至少也得拿出有說服力的證據來,不然的話......我很難去說服我下面的員工。”
“畢竟,這臺發動機是經過606所驗證的,以我們目前的條件來看,它就是一臺合格產品。”
王明的語氣堅定,他的信心不僅來自於所謂的“俄方經驗”,更是來自於606所那些專家的專業判斷。
如果他們都沒看出問題的話,那這臺發動機,就是沒問題。
就算你是領導,也得尊重客觀規律,總不能上級一句話,就把專業人員的判斷全部推翻了吧?
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林永明並沒有試圖用他的地位來壓服自己,而是耐心地解釋道:
“AL31FN這臺發動機是好的,但我想問問你,你知不知道這臺發動機的設計理念到底是什麼?在材料強度不夠的情況下,他們是用什麼方式來提高這臺發動機的動力的?”
“雙中介軸承、四軸承低壓轉子的設計。”
王明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在這個領域他雖然算不上專家,但一些基本的原理還是懂的。
“那你知不知道,這個設計的缺陷是什麼?”
“缺陷?從目前來看,這個設計並不存在明顯的缺陷,如果非要說的話......大概是軸承的連線方式更加複雜?”
“對了!這就是問題的關鍵!這臺發動機所有的主軸都需要用滾棒軸承固定和承託。而滾棒的轉動,需要大量的潤滑油,減少摩擦,才不會被燒結、剝落、擠壓變形,甚至是破裂、磨損。”
“所以,潤滑系統對這臺發動機來說尤為重要。”
“一般來說,噴射潤滑油的噴嘴,會被安裝在發動機非常靠近軸承的位置,直接把高壓力、大流量的潤滑油,高速噴注到軸承的滾珠、滾棒上。”
“但AL31FN由於特殊的設計,轉子間軸承不論內圈和外圈,連線的都是高速旋轉的部件,沒有辦法安裝固定的潤滑油噴嘴,因此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先將潤滑油噴射到低壓渦輪軸內部,然後透過渦輪軸的高速旋轉,將油液從左右兩側甩向軸承。”
“這樣的設計,無論是流量、速度,還是壓力,都不能形成可靠的潤滑和冷卻效果,這就是這臺發動機的致命缺陷!”
“潤滑可靠性!”
“你知道為什麼這臺發動機在SU27上的表現要優於殲十嗎?為什麼它在蘇27上的故障率要低那麼多?”
聽到林永明的這番話,電話這頭的王明已經陷入了沉思。
潤滑可靠性......這是他、甚至606所的研究員們都沒有考慮到的一個方向。
並不是因為他們的能力不足,而是過於貧瘠的飛行資料根本沒法體現出發動機內潤滑系統工作的真實情況,而每次發動機一出問題,俄方都會立刻回收檢查,己方甚至沒有機會去檢查那些磨損的元件!
他的身上不由得冒出冷汗。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這臺發動機,殲十是一定用不了的。
原因很簡單,載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