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它讓殲十飛了起來,接過了早已不堪重負的八爺的擔子,在共和國的天空極度空虛的時候,築起了一道不算太厚的城牆。
但是,除此之外呢?這筆採購真的沒有任何負面影響嗎?
不是的!
在後來,裝備了AL31FN的殲十戰鬥機曾經在兩個月之內接連出現三次重大事故,而這三次重大事故,全部都是俄產AL31FN發動機導致的!
哪怕後期國內引進了這塊發動機的維修生產線,也沒有徹底改變其可靠性差的狀況。
這也導致後續殲十持續發生事故,甚至有多次事故是因AL31FN發動機主軸斷裂造成的.......
從未來全知的視角來看,殲十這款本該有更好發展的戰鬥機,其實就是最大的敗筆就是這臺發動機。
更重要的是,大規模進口的發動機事實上對國內航發工業的發展造成了相當大的衝擊,這種衝擊一直持續到05年以後,持續到國家開始反應過來,轉變策略、逐年縮小發動機的進口量時,才慢慢好轉。
如果極端一點的說,AL31FN其實是拖累了WS10和WS15的、也拖累了殲十的。
那現在........
在二十二號專案同樣面臨缺心的問題的情況下,這臺發動機會不會同樣拖累新的“殲22”?
一定會!
因為這本來是在當前背景下、在可預見的未來中最為穩妥的方案。
由於缺乏真實飛行資料,這個時候的軍方也根本就發現不了這臺發動機的問題。
這時候哪有人知道,殲十、殲二十這類高敏捷性的戰鬥機對發動機的損耗那麼大啊?
大家都還以為用它就夠了呢!
所以,最大的可能性是,在這單採購被促成後,當前的所有專案都會被迫去適應這臺發動機。
當初初代版本的殲二十就沒能倖免。
二十二號專案自然也不可能例外。
可如果真是這樣,二十二號專案將會徹底失去意義。
陳念恍然驚醒。
難怪自己之前一直覺得不安,原來確實是有事情發生。
在前一世,自己曾經看到過有關這次採購決策的報道,也思考過這次採購的意義,但總體來說,印象不算深。
不過,這段記憶最終還是留在了潛意識裡,等自己重新回到這個日期之後,又聯絡起最重要的二十二號專案,記憶就重新湧上來了。
真的好險,差點就錯過了一個重要的視窗期......
陳念心有餘悸地拍了拍腦袋,一邊走一邊想著下一步的計劃。
既然現在已經知道了問題的原因,那就必須想辦法做點什麼了。
採購是不能採購的,不僅浪費錢,實際產生的效用也並不算高。
更何況,這時候的華夏已經有了更好的選擇。
F119PW100!
自己現在手頭有1.12個源點,隨時可以對這臺發動機進行解析。
只要完成解析,大機率在短時間內就能造出來,那還要他麼的AL31FN來幹嘛?!
想到這裡,陳唸的心裡已經有了決斷。
下一次的解析,肯定是要用在動力系統上了。
不過,在那之前,自己還得先給雷剛打個電話,把這次採購給叫停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