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蹟商會一共設定四大影院。每個劇院平均十個劇場。每個劇場容納四五百人的樣子。既然就要開播。各方準備少不了。
首先是票價的問題。
奇蹟商會給足誠意。總會長楚天宣佈。要把影院打造成比妓館更受歡迎的娛樂場所。非但要男女老少通吃。還要做到讓每一個人都能看得起。
因此。每一張普通票的票價僅僅需要二十金幣。貴賓席則以競拍方式賣出。底價一百金幣起。
人們簡直就不敢相信。
奇蹟商會是做慈善嗎。這太不可思議了。
王城劇院裡表演歌舞音樂乃至話劇。稍微上一點點檔次的。都不止這個價格啊。
這點錢王城生活的各路貴族來說是錢嗎。
恐怕連打發乞丐都不夠。
這種價格連中下層的普通人也能輕易消費起。而這部史上第一部影劇是投入近兩億金幣巨資打造而成的。這麼做能夠收回成本麼。從目前情況來看。幾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當奇蹟商會繼續宣佈另一個訊息時。人們方才知道自己驚訝的有點太早了。
影院放映具有時效性。
奇蹟商會目前就著手在自家的酒店餐廳。或是是廣場之類的公共場合內。大肆佈置傳影鏡裝置。也就是說。當劇院放映期結束後。奇蹟商會就會把影劇進行公開放映。哪怕最底層的貧困城民也可以享受影劇的美妙體驗。
這奇蹟商會到底想做什麼。
難道真是有錢多的燒身了……
這種吃力不討好也做得出來。這根本不符合商人的天性。
人們對此自然議論紛紛。有人說商會沒想在影片上賺錢。每個劇場都是供應食品的。而且價格肯定高出外面。說不定是想拉動附帶消費上把錢賺回來呢。
也有人說。奇蹟商會壓根就沒想過賺錢。這次做法僅僅是推廣傳影技術。從而增加奇蹟商會在王城影響力。因為劇中男女主角都是用本人作為原形。一旦傳開來必然名聲大噪。奇蹟商會也就出名了。
眾說紛紜。各有道理。影視劇尚未正式播出。先賺足王城人民眼球。
第一天發售門票的時候。那場面自然是人山人海的火爆景象。兩萬多個位置被一下子售空。二手票價格翻出四五倍。競價銷售的貴賓席。最高更是賣出數萬金幣。
若是如此計算的話。每播出一場能收益一百多萬金幣。一天要是能播出八場九場。豈不就能日收一千萬。若時間足夠長的話。理論上是能夠收回成本的。但是實際上根本不可能發生。
首先。一天兩萬人。一個月就六十萬人。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王城有去劇院習慣的總人數怕也不過如此。畢竟這個時代娛樂方式很單一。也不是很重視藝術的發展。話劇大多數都很單調。沒有辦法吸引多少人。
奇蹟商會超大力度宣傳力度之下。能獲得一兩天連續滿座的情況就很了不起了。想要連續上月都滿座幾乎不可能。哪怕真的發生了。影院有放映期限的限制。完全鎖死營收增長的上限。
無論從什麼角度來看。這都是一次百分百虧本的生意。
是拉動附帶消費。是花錢賺掌聲。還是有其他意圖。
人們好奇之下。更關注影劇本身。
這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
“不好了。大事不好了。”夢瑩瑩火急火燎跑回總部。白嫩臉頰浮現出一片可愛的暈紅:“我們最大一個劇場。已經被王宮給包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