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唐朝地主爺 > 第七十四章 開戰

第七十四章 開戰 (第1/2頁)

第七十四章 開戰

高句麗平原城裡,高句麗王高元端坐在宴會的中央,享受著其他人的奉承,和下對上特有的畏懼。

這個高元,可不只是國王那麼簡單。楊廣三次進攻高麗,都是敗在了他手下。當然,楊廣並非由他打敗的,而是敗在了自己人手裡,這個高元,不過趁此機會撿了兩大勝利罷了。但是,高句麗舉國上下,沒有一個人認為是撿了漏。反而在有心人的炒作之下,奉高元為天神下凡。

一切真相,只有高元自己清楚。得知隋軍撲來那一天的心驚膽戰,和隋軍交戰時候的壓力山大,隋軍撤退之後的如釋重負。就在隋軍大撤之時,他也只敢遠遠的跟著,不敢追擊。

在他的子民眼裡,那自然是高元“仁厚”,寬恕了那些進犯之敵。

只有高元清楚,那個廣袤的大帝國,一旦認真起來的可怕。這些年來,他一直守著高句麗的一畝三分地,不敢趁中原大亂西進,就是因為這個。

高元,老了。

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高元,享受著別人一聲聲的奉承,他竟然不知道,這一聲聲奉承都在腐蝕他冷靜理智的心。

“我是天神下凡!”

“百萬隋軍都被我打跑了!”

“我要繼續我天神的神話!”

“我要讓千百年後的人,繼續尊敬我,奉承我,畏懼我!”

高元的心裡如此想。三人成虎,何況所有人都這麼說呢?

機會,還真就落到了高元手裡,如果他能夠好好抓住這個機會,那至少能在遼東建立一個廣大王國。

機會是,渤海大亂,而且渤海里面有人請他出兵。渤海亂,是亂了很久了的。可請他出兵,卻是第一次。

這就好比人家夫妻不睦很久了,突然有一天,女主人請你晚上過去“幫幫”或者“棒幫”她,作為老王的你,你去不去?

去啊,高元不就是一個盯了好久的老王嗎?

再者說,高元手裡的確有些實力——八萬裝備精良的高句麗兵!

高句麗兵不僅裝備精良,而且還訓練充沛。高句麗南面,有新羅百濟兩個部落國家,兩國聯合起來,也只是在高句麗的高壓下,維持不滅國而已。高句麗東北,有一個小型的遊牧民族——北山族。原來北山族不時南下的,可現在以很多年不敢來了。由此可管窺高句麗兵的厲害。

在之前,高元還是比較忌憚渤海人的,說準確的,是忌憚靺鞨人。隋第一次徵高麗,如果不是聯合了靺鞨人,高句麗只怕是在那一次就滅亡了。現在雖然渤海內亂,可保不準一旦侵犯他們,他們化干戈為玉帛,聯合起來對付高句麗啊。

所以上一次高元派了二千高句麗兵做先鋒,想著先試一試渤海人現在的實力,最好幫著一邊,幹掉另一邊,削弱渤海國力量,然後再大軍壓進的。

可誰知,二千人馬到了遼東,卻一根頭髮絲兒都沒回來。派出細作打探,原來二千人不聲不響被消滅了。

渤海人強大如斯?

高元心裡一驚。

在反覆派出細作偵探之後,才得知了斷紅塵之前有中原人的支援,而現在,整個渤海的兵力,還不到一萬人。

機會來了。

高元先派出使者,想著要是能不費吹灰之力削弱渤海,最好不過。

使者被殺。

高元大怒,這可是公然挑釁他天神王的面子,此時不教訓渤海,那可是有損神格的。

聚將!調兵!

國內八萬人馬,留下三萬人防衛新羅和百濟,不能讓他們趁機佔便宜;一萬人留守各處關隘,一萬人留守都城平原城,因為高元也要防止國內的居心叵測之人,還有消失了幾年,卻沒滅亡的北山族;

剩下三萬人,一起聚集起來。聚集起來的,還有當年一起“大敗”隋軍的一些老將領。

難道,高元要率兵親征?不是……

此時的高元,最要緊的,是他那受人崇拜的天神身份。凡是有損,有可能有損他身份的,一概不參與。

而且,作為老國王的高元,還要準備培養繼承人。他和子民們說,我是天神下凡,我的兒子們也是天神下凡,我的子子孫孫都是天神下凡。

“這一次征討不聽話的靺鞨人,由我大兒子高禪掛帥,帶二萬兵馬,兩個小兒子,高封,高琮各帶五千兵馬,一起出徵。

誰立的功大,誰就是下一任高句麗王。眾將,當認真輔佐三王子。”

老國王,糊塗了。這是當年那些將領此時的心聲。搞繼承人爭奪戰的,從來沒有好下場。但是,他們沒有反對,因為他們心裡早已經選中了高句麗王的繼任者。

最新小說: 將軍府的紈絝小公子 庶不可欺 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 輕宴涵 元末翹楚朱元璋 調教亂世 爭天下從吃軟飯開始 清冷侍衛竟黏上我了 絕世密地 團寵長公主 特編第一作戰連 王爺你墜入愛河了 奶奶說生活不易,種田要從娃娃抓起 生命產房 烽火照煙京 血案迷蹤 覺醒讀心術,王爺怒撕和離書 穿成惡毒後孃,我靠養崽續命 春秋之晉國風雲 逍遙小司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