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早有耳聞
“吧唧吧唧……”
“呸……”
“嗯?”徐清一摸兜兒,嘆了口氣道:“檳榔又沒了。”
不到的兩個時辰,徐清把兜兒幾十個檳榔全嚼沒了。這檳榔軟和,嚼得雖然多,可一點也不傷口。
“無聊,怎麼還不來……”徐清托腮,望著一望無際的雪野,他跟手下護衛那是拍胸脯說好了的,不等天黑,縣衙裡一定會派人過來。
“哎?”一個護衛奇怪地指著遠處兩塊緩緩上升的牌子道:“主公,那裡來人了!”
徐清騰地站起來眺望,只見那兩張牌子上,一個這些肅靜,一個寫著迴避。
二牌漸漸露出全貌,只見其後又是官銜牌,再之後就有衙役拿著鐵鏈、木棍、鞘鞭、金瓜、尾槍、烏扇、黃傘……
徐清看著不禁感嘆,他這個縣伯爺出行,也只是多帶幾個護衛。而這知縣一級,卻多了這麼多華而不實的東西,徐清心裡暗暗發誓,下次出來,也一定要有這麼大排場,最好牽幾隻老虎豹子出來溜溜。
隨行儀仗之外,徐清又聽“哐”的一聲響,竟然還有“鳴鑼開道”。
州縣官出行鳴鑼,打三響或七響,稱為三棒鑼、七棒鑼,意為“速回避”、“軍民人等齊迴避”
若是道府級別的文官出行,則打九響,稱九棒鑼,意為“官吏軍民人等齊迴避”。節制武官的大官出來,要打十一棒鑼,意為“文武官員軍民人等齊迴避”。
還有藩王,極品等大官,出行則打十三棒鑼,意為“文武百官官員軍民人等齊迴避”。
徐清聽見銅鑼聲,還聽見依著銅鑼節奏有人在大喊:“君子不重則不威”七個字。
縣令出行之打七響的“七銅鑼”,依節奏也只能喊七個字的“君子不重則不威”一句話;同理,司馬刺史喊的是“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督撫司則喊“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這螺縣只是下縣,知縣一官排在八品,只比得上別的縣之縣尉一級。按照慣例,他是隻能敲打三銅鑼,喊“速回避”三字的。如今喊七個,那是超規格的。不過螺縣山高皇帝遠,又是下鄉,知縣已是頂天的官,就是鳴銅鑼十三下也沒人會覺得不好。
徐清看著越來越近的知縣一行,早已經派人去把村民喊來了。還未等知縣到眼前,珞布老爹便帶著村裡的年輕後生,拿著獵弓柴刀守在門口。
徐清問珞布老爹要了檳榔,坐著細細咀嚼,感受這甘甜和芳香。再站起來時,鑼聲響在門口。
“知縣老爺到嘿!”一箇中氣十足的聲音喊到:“快叫巫母,村老,族中老人都出來拜見縣老爺!”
珞布老爹想出去,徐清攔住了他,對著外面回到:“村老巫母都不在村裡,村裡老人不會漢話,出來拜見,恐怠慢了知縣大人啊。”
門外安靜了一下,那聲音又喊到:“那派你們村裡最能管事的出來,縣老爺有要事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