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孫二孃黑店?
“徐,徐大人……”朱一漿張著嘴不知怎麼說話,他本不意徐清聽到那一句話的,吞了吞口水道:“徐大人,也罷也罷,就告訴徐大人吧,此事還要從劉元進開始說起……”
“劉元進?”徐清不禁疑惑一下,朱一漿馬上解釋道:“這劉元進在隋末,也是叱吒風雲的人物,只是每逢大戰都敗了,故而名聲不顯。”
朱一漿繼續道:“當年,劉元進割據江南,六州二十七縣,楊廣屯兵江都,也只能下旨安撫劉元進,封江東王。可以劉元進聲勢雖大,可根基不穩,隨著楊廣破滅,北雄南下,便速速的銷聲匿跡了。”
“其手下四散,分險要而守,杜伏威再降唐,那些手下也被一一收伏。不才朱一漿,當年也是此類被收伏的人之一啊……”
徐清感慨道:“想不到朱將軍還有此等出身,但英雄不問出處,朱將軍如今得此位,也是好收場。”
“徐大人謬讚,我朱一漿哪裡稱得上英雄。不過拍著胸脯說,當年絕沒幹過傷天害理之事。要說如今朝廷讓我當官,本是滿足了的,我也能照顧當年的那一幫子出生入死的兄弟,可……”朱一漿眼神一凜:“可還有不少魑魅魍魎總忘不了呼嘯山林,割據山頭的快活日子。”
“唔,這麼說,這些路匪就是他們了……”徐清把玩著一隻酒盞:“可此時與將軍無關啊,將軍不用緊張。”
“誰說不是呢,可我清清白白沒用,我手下有些人糊里糊塗啊……”朱一漿悲痛到:“三年前,手下幾名把總叛逃了。”
門外,寒風再一次呼呼地叫了起來,不知是因為風,還是因為朱一漿的話語,大堂裡頭似乎冷了不少。幾個把總去把門窗合攏,栓實,又把堂內的火盆攪了攪,添了炭。
徐清眯著眼睛沉思一下問道:“這失蹤案,早在五六年前就有了,為什麼……”
“徐大人,聽我說完……”朱一漿伸手止住了徐清的話,然後恭敬地說到:“三年之前的失蹤案,都是外頭那些人做出來的,三年之後,就有我的兄弟了。他們有兵籍,出逃一事本就嚴重了,如今更是落草為寇,若是查出來了,暴露了,我丟了官不說,我手下那些將士、兄弟都要早髒。”
徐清點點頭,示意朱一漿繼續說,他道:“我不甘心為了那群害馬,傷了真兄弟,故而一直想自己暗地裡把他們查出來,自己清理門戶。可惜啊,也不知他們受了什麼高人指點,做出來的案子滴水不漏,我查了這麼些年,也只是確定了那些人作案,怎麼捉到他們,還是一頭霧水。餘杭那麼大,我也無奈啊……”
朱一漿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自己的隱憂都一一道出,顯然是把徐清當成了靈丹妙藥,靠徐清幫他去疾。徐清一邊聽著,一邊把黑布捆紮著的卷宗解出來,仔細檢視。
卷宗都是用的草紙書寫,粗糙得很,所謂彙編成冊也只是用細繩攥起來而已,和後世的書本有很大的區別。
倒是冊中的字是工工整整,寫得密密麻麻,筆跡卻無絲毫雜亂,徐清一行一行查詢線索。看上面的記載,大多是“軍情機密”,只是由於一個總兵府,影響面積小,所謂機密也不過是土匪窩罷了。
冊中的記事彷彿流水日記,一天一個記載,而不是一件事情一個記載,每一天的記載開頭,照例寫著“今天天氣很好”“起床漱口穿衣”之類的套話。
這機密也是報告,要上報給上官看的。報告嘛,總要拿那些 套話湊字數,表明自己有個好態度的。
故而看到後面,徐清是一目十行,唰唰唰的翻頁。由於書寫方式是從上到下,堂內之人,只看見徐清手左右翻動,頭去小雞吃米一樣點頭看書。
朱一漿說著話,也是發現了徐清的異樣,心下一怔,然後對徐清道:“此案經年累月,牽涉甚多,僅卷宗就如此之多,徐大人也不要急於一時,反正大雪封路,車馬行不得,徐大人就留在此處多看幾日吧?”
徐清笑了笑,放下一卷,然後道:“何必用幾日,我看書看得快,朱將軍再想想,還有什麼細節。”
堂內除了朱總兵和幾個把總之外,還有一個伺候書卷的文吏,他聽了徐清的話,放下把地上,和桌旁的黑卷都拾起來,放到徐清眼前,便於他取用。
做完這些,那文吏好奇的拿起徐清看過的一卷書來,小心翼翼翻來一看,頓時心生佩服。他原本以為徐清只不過是把卷宗翻一遍,以盡幫助之意,看得那麼快,只是瀏覽罷了。而他翻來書冊時,卻看到許多書頁都折有一個角。這還不算奇,奇的是,那一個寫出來的角,腳尖所指恰好是關乎此案的線索!
徐清又隨手了取了一卷宗,互感肚子有些餓,這才想起剛才只顧得吹牛寫淫詩了,沒吃多少東西。當下掰出一隻雞腿,啃了一口,含糊地對幾人道:“你們若是想睡了,回去便是,本官一看書停不下的,就一個人在此看完卷,明日告訴你們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