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唐朝地主爺 > 第二十一章 誤會

第二十一章 誤會 (第2/2頁)

“此話怎講?”陳翊立想到了什麼,可又似乎隔了一層窗戶紙,想不透。

“在滄州時,世族都是百年家族,互相通婚結親不斷,早已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之間有競爭不錯,但更多的是合作。也就是說滄州世族牽一髮而動全身,打一個,另外的都會反撲報復。”徐清指點道:“錢塘大戶卻不同,他們大多是近年行商忽然崛起的家族,相互之間雖然有生意來往,卻只有舊,而沒有親,合作遠不如競爭。打倒一個,另外的會坐而觀之,甚至是會落井下石。”

“徐公如何確認此事的?”陳翊立問到。

“就在剛才,孫有財落難如此,沒見一人來幫。”徐清心道,才不會告訴你,我有暗河助手呢。

“也就是說,要分而擊之?”上官儀拿著手指在空中劃了一圈,只見陳翊立隨後點點頭,看來他是替代陳翊立問出了疑問。

“嗯,分而擊之,開始兩個尚可,但長久了,就會被察覺出來,照樣引起他們合擊。”徐清搖搖頭:“萬物都有矛盾,大戶和大戶之間有,大戶自家人裡頭也有,大戶和湖匪之間更有,大戶湖匪和普通百姓之間更更有……如此說,你可明白?”

“哦!”陳翊立拍腿道:“徐公呃意思是,要利用這些矛和盾,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唔……”徐清心道,以子之矛這句話是這個意思嗎?不知道,也許古代人的想法不同吧,於是懵懂的點點頭道:“是,是啊。”

“徐公,受我一拜……”陳翊立伏身不起。

上官儀和徐清相視一笑,扶起他來。此時,荀雪兒她們帶下人捧上點心,介紹一番,上官儀還不知道小月和黃詩梅已經被徐清納入後宮了呢。上官儀笑罵徐清有豔福,陳翊立只說徐夫人手巧,做的點心好吃。

聊著聊著,徐清提起那日救的老船伕,和他冤處獄中的兒子。

陳翊立聽了也是驚訝,既是當湖匪被捉了,一年之內,要麼就發配,要麼就處斬,要麼就釋放。拖了五六年,這事情少見。

上官儀一哂,你還好意思說,一任縣令,連牢裡關的什麼人也不知道。

陳翊立賠罪一番,發誓自己一定追查。剛才的那些公人沒有全走,還有不少留在徐清家裡討水和,一邊候著陳翊立有什麼要緊事吩咐,這會兒剛好有用。陳翊立寫了勾據,令公人去提那被關的,老船伕的兒子過來,還要和此案卷宗一起送來。

此時,剛好有公人來啟稟,孫有財斷氣了,家中已經開始辦喪了。

三人唏噓一下,徐清派下人去把老船伕請過來,還有老船伕的孫子也一併請過來。繼續坐下來聊天,說起了文事,談起了文章。

本來陳翊立是提議賦詩一首的,可徐清忽然鬧塞,想不起應景的詩詞,靈光一閃,對二人說道,不如我做你們的評委吧?

好在徐清還是記得王國維的人間詞話的,從裡頭搬出來一二句話,什麼“意境”啊,什麼“氣象”啊,“無我有我”啊,隨隨便便把上官儀和陳翊立二人佩服無比。一個個把徐清話乖乖地寫下來,放在懷裡。

公人們的腳力也還不錯,天色尚早,就把卷宗,還有疑犯枷來了。

看那犯人,也就是老船伕的兒子,由於常年牢獄生活,一雙手,一張臉,都彷彿起了一層厚厚的痂。一身邋遢還不算,那人的精神似乎還出了問題,看見誰都畏畏縮縮,躲在門口把自己裹了起來。

陳翊立沒先管他,拿起了塵封的卷宗仔細查閱起來。

隋末大亂時,江南所受之戰火較少,單這卷宗居然還在,算得上奇蹟了。

只不過卷宗寫得比較馬虎,除了撐門面的廢話,陳翊立只能篩選出三條有用的資訊。第一,可以肯定,這老船伕的兒子,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他是湖匪。第二,唯一的線索,就是他同坐一艘船,其他人都死了,就他一個人回來了。是別人的船。第三,入獄之前,老船伕的兒子就已經神志不清了。在這一條之後,還有當時族長的證詞,說是出事之前,他的神志還是清醒的,能渡人過河。

當時的縣令只留下這麼三條資訊,同時也能看得出當時縣令的無奈。同船的其他人都死了,就這個沒死,那些死人家屬早就把老船伕兒子定為了通匪之人。而且,看這些人裡頭,似乎還有不少有勢力的大戶。縣令知道證據不足,不能判罪,又無法安定那些受難者家屬,故而暫時枷著老船伕兒子,以安撫人心。也不知道為什麼,那一任縣令似乎忘了這一茬事情,這一個案子也就留置下來了。

徐清有些不解,老船伕家裡自己有船,要過湖,為什麼還要去坐別人的船?一個苦哈哈的擺渡人,怎麼又和一船大戶人家坐在一條船上?

誅心似的看來,還真的是老船伕兒子混在船上,別有意圖。

最新小說: 一品權臣 紅樓:開局把薛寶釵帶回家 三國之帝皇召喚系統 我家陽臺通三國 棲桂枝 誆宋 明末流賊模擬器 我崇禎有一群祖宗撐腰 大唐之逍遙太子 鷹揚英格蘭 大明:我截胡孫若微,朱瞻基傻了 紅樓天驕 大明:開局就聯姻,父皇激動壞了 三國:老闆莫慌!俺來也! 三國爭霸:開局變成袁紹 一劍傾心之聽星錄 辰時花開 大秦:諸子百家?拿來吧你! 公子饒命 永樂大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