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唐朝地主爺 > 第十七章 西湖遊記(二合一)

第十七章 西湖遊記(二合一) (第1/3頁)

第十七章 西湖遊記

“那本官洗耳恭聽。”陳翊立安然坐下,將自己案上一杯茶湯端起來呷了一口。

眾士子們聽了徐清的話也是不服氣,露出認真細聽不肯放過一絲錯的神色,心裡發誓一會一定要挑徐清文章的毛病。

但見徐清念道:“此文乃是上午與上官兄一併共遊西湖所得,文如下……”

徐清咳嗽一下,回憶了一下袁宏道的《遊西湖記》,唸到:

“ 與友即棹小舟入湖,見山色如蛾,花光如頰,溫風如酒,波紋如綾,不由喜極。”

“往西而行,望百級石梯突兀層崖中,蔚為壯觀。船續行,則已心飛湖上也。登岸,片刻步入昭慶,行茶畢,坐車上山。”

徐清一邊念,眾人一邊聽:

“聞杭人遊湖,止午、未、申三時。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色之妙,皆在朝日……安可為俗士道哉!

除了徐清說話的聲音,場內落針可聞。

乍聽來這一篇《遊西湖記》,普普通通,也沒什麼出奇的地方,從上船,到喝茶,到上山,彷彿就是說的平常閒話。但偏偏如此閒話,卻是情真語直,能聽出作者雀躍的心情,聽者也如臨其境。

一開始,眾人還在雞蛋裡挑骨頭,想要鑽徐清的牛角尖,可是到了後來,眾人反而沉浸到了徐清一字一句的美味之中,無法自拔。

“……才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此時欲下一語描寫不得,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也。”

眾人聽完徐清這文章,良久不語,話語聽來平平無奇,就是老嫗也是能聽得懂。但聽過之後,眾人都不約而同生一股躺在院裡曬太陽的閒適之感。

往日這等記遊山水文,都是極盡詞藻,用各種難懂的文辭,認不得的僻字,渲染山水之美,表現筆者之才。但是徐清這篇遊西湖記卻劍走偏鋒,不到一百字字,幾句話,以景寫情,令讀文之人與筆者一併酣醉。

寥寥幾句,卻是語淺情深。

文章到了這一步,彷彿又捅破了一層窗戶紙,眾人不由覺得,文字簡單繁複並不重要,而在於能不能真情動人。

雖說文人相輕得嚴重,在場之人又大多是沒有見過世面的書生,但品味都還是在的。另外一個,文人相輕也只是在半斤八兩的兩個人之間,若是無名氏遇見李太白,那怎麼輕得了?唐朝士風敦厚,文人也有脊樑,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

徐清一文,卻是讓眾人都體會到了美的感覺。

眾人聽完徐清的文章,有的回味慢慢品著,有的則是緩緩頷首,有的則是輕輕擊節,似想要把徐清的文章,譜作韻詞。

可同樣有人不服,鼻子裡發出一陣輕哼,這些人,大多是來附庸風雅的商人之流,比如孫有財。

孫有財讀是讀過幾本書,只不過是要做生意而認得幾個字罷了,實際上胸無點墨,沾沾文人的光罷了。畢竟在古代,士農工商的等級是擺在那裡的。

他聽了徐清的文章之後,立馬一抹譏諷之色擺在了臉上,沒有一個字他不認得,也沒有一個詞是他解釋不清楚的。幾乎如白話一樣,這種文章也是好文章?哈哈,我一天能寫一百篇!

可陳翊立還沒說好壞,他也不敢多言,只是在心裡道,等陳翊立搖了頭,要好好打一下他的臉。

陳翊立緩緩抬起頭來道:“這,這篇文章可有人記下來了?”

“稟陳公,學生記下了……”

見到有人記下了,陳翊立似乎放下了心一樣:“好,好啊……諸位,小品文至此,可謂得了精髓。”

陳翊立定了徐清的優劣,眾人終於敢發出了自己的讚美了:“唉,我等遠遠不及徐兄遠矣!”

“嗯……彷彿有冬日圍爐品茗,夏夜柳堤信步之閒適。”

“此文當於石碑之上,立於此亭,供後人長觀。”

“是啊是啊,若有此文在,西湖之秀麗倍增也!”

最新小說: 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 輕宴涵 元末翹楚朱元璋 調教亂世 爭天下從吃軟飯開始 清冷侍衛竟黏上我了 絕世密地 團寵長公主 特編第一作戰連 王爺你墜入愛河了 奶奶說生活不易,種田要從娃娃抓起 生命產房 烽火照煙京 血案迷蹤 覺醒讀心術,王爺怒撕和離書 穿成惡毒後孃,我靠養崽續命 春秋之晉國風雲 逍遙小司吏 一點相思兩世歡 玄幻:女帝姐姐我不想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