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唐朝地主爺 > 第九十一章 災民到此

第九十一章 災民到此 (第1/2頁)

第九十一章 災民到此

果然,“巡視組”前腳剛走,災民後腳便來。攜家帶口,面色蒼白,神情緊張。古代大多數農民終其一輩子都沒出過縣城,這一趟過黃河,到河北來,自然有些怕生了。

冀南道總管府也來了信,信上說:“但凡接收災民的州縣,與受災縣一體奏請蠲免錢糧賦役。有三點要求,一是不要死人,二是不要騷亂,三是不要讓災民離境。只要能做到這三點,儘管灑漫去做,一切後果由上面承擔。”

上千災民,他們的家園被風災毀掉,已是身無分文,很多人甚至衣不遮體,在寒風冷雨中瑟瑟發抖。

更冷的是他們的心情,海堤修復、海水退去之前,他們已經無家可歸,只能任由官府驅趕,在官兵的監視下登船,被運到四面八方安置。災民們先送到了南皮,趙璐接收了一部分之後,剩下的被趕到了滄縣。

一路上官兵們的粗暴對待,除了出山東吃了一頓“賑濟糧”外,到現在不給飯,全靠災民們自己吃些野菜,豆子。讓他們飢腸轆轆、滿心淒涼,對即將開始的流民生活,充滿了恐懼和怨氣……

“憑什麼城裡人都不走,就讓咱們鄉下人背井離鄉!”

路上,到處是這樣憤懣的牢騷聲。

“糧食不夠吃的,又不想讓咱們這些鄉巴佬塞滿城裡,害那些官眷不方便。”有老人冷笑道:“自然把咱們往外面裡送,哪裡能接,就送哪裡,只管送出了山東,就不關他們的事了。”

“哪裡有州縣願意接收災民?白吃他們的,白佔他們的地,受災的又不是他們。”災民們憂心忡忡道。

“咱們就是些討人嫌的累贅。”老人憤懣道:“哪有喜歡災民的官府?”

“這麼說,咱們肯定不受待見了。”災民們的情緒愈發低落:“這次說不定回不去了……”

“說不定還要白做苦役呢!”有人猜想到。

“有口粥吃,有片草廬遮雨的就不錯了。”一個老人幽幽道:“就怕發的粥稀得沒幾粒米,那非得餓死人不可,我們這些老頭死了也就死了,可那些娃兒就苦了……”讓他這一說,上了年紀的老人都面色凝重:“世上的最慘的事,無過於逃荒了,唉……”

“在南皮分出去的那些人可就有福了,不要這樣趕路,稀粥現在也吃得上了。”

悲觀情緒愈發濃重,許多災民又怕又餓,嗚嗚哭起來。

“嚎喪什麼!”送災民的官兵持著鞭子,大聲呵斥道:“滄州城就在眼前了,都趕緊滾起來!”

災民們不由往前面望去,見前面大路上有許多橫幅,寫著八個紅色的大字。災民中有識字的人大聲念出來道:

“患難與共,賑災恤鄰!”

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就是這個意思,就算是做做樣子,也讓災民們感到舒服多了。

走近了之後,災民們忽然聞到一陣飯香,再抬頭看前面,一團團白氣升上了空中——正是飯熟了時特有的蒸汽!

“咕嘟!”三萬多災民頓時口水直咽。卻見又有一隊威武州兵約莫三千多人齊齊走了出來,橫在災民和埋鍋造飯地的中間,災民們只能望飯興嘆了。

一個青衫官員和押送災民的人畫了押,走上前來:“各位鄉民,大家路上辛苦了……”

有人道:這是縣太爺!

於是一下子跪下去一片,都磕頭道:“縣太爺……”

“諸位快快請起。”秦時扶住一位老者道:“折殺本縣了。”

“求大老爺可憐,”白髮蒼蒼的老人,卻堅持給他磕頭道:

“給我們一條活路!”

“求大老爺可憐,給條活路吧……”災民們七嘴八舌附和著,不分男女老幼,都使勁的磕頭。秦時的眼眶溼.潤了,感到沉甸甸的責任壓在肩頭,他親手扶起幾位鄉老。

“諸位鄉親快快起來,且聽我一言。”上到樓船最高處,他指著岸上的八個字道:

“諸位看到那些字了麼?”

災民們點頭。

“知道是什麼意思麼?”

災民們又點頭。

“患難與共,賑災恤鄰!”秦時高聲道:“這就是滄州給你們的承諾!”

最新小說: 吾凰萬福金安 宮廷幽處孤芳難自賞 明末假太監 碧海飄香 我家太子甜寵指數超標了 娘子,相公造反啦 閒王他總掐我桃花 綿延夏雨藥香濃 隋末我為王之白甲起遼東 帝國時代:開局轉生大秦皇子 我劉備,無限召喚復興漢室 景泰舊事 別枝驚侯 將軍府的紈絝小公子 庶不可欺 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 輕宴涵 元末翹楚朱元璋 調教亂世 爭天下從吃軟飯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