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往曬鹽制海鹽的方法太土,就是在大潮過後,用鈀子鈀海水浸過的沙土,在烈日下暴曬。等沙土上有白色的小顆粒出現,鹽工們將沙土再用海水衝,衝出來的就是滷水。
然後將這一部分滷水用竹蓆什麼的過濾一下,再煮幹,結成一團團黑物,就是所謂的海鹽了。
這樣的鹽有黑乎乎的,味道差,遠不如內陸的鹽。海水製鹽一直沒有得到推廣的,也不能用作商品銷售,只能稍稍讓貧苦人家解解燃眉之急罷了。
保證海鹽的質量,最重要的是過濾這一步。記得初中化學,就有過濾粗鹽,徐清要做的,就是改進過濾這一步了。
走到縣衙,為了給燕苦這個縣令面子,只從後門進入。燕苦也明白,徐清這次來,是檢查“作業”的,或者佈置“作業”的。見了燕苦,簡單寒暄了一下師生之情,徐清直入正題,讓燕苦抬來幾口大鍋架上。
大鍋架好了,只見徐清每個鍋裡放了約莫兩斤海鹽,倒了一桶水,鍋下面再燒了一把火,攪動攪動,海鹽就在水裡慢慢化開了。
鹽溶解到了水裡,而眼裡的雜誌卻在鍋底慢慢沉澱,形成了一層細細的底垢將水倒出來靜置。
“燕苦啊,你到海興十幾天了,當如何治理?”徐清是燕苦的老師又是上司,可以直呼其名。
“老師,苦以為,海興地力小,不宜生產,可海洋裡物產豐富,只要能建造一處小船塢,再組織漁民打撈,製作成為乾貨,銷售到鄰縣,就能改善不少生活……”燕苦恭恭敬敬的回答。
“哦?”徐清聽了十分高興,難得有睜開眼向海洋看的人,徐清試探道:“可,農業乃治國之本,你做那些可是旁門左道啊……”
“老師,恕學生直言,凡是利國利民之法,皆為國本民生,不以農商為別。”
“哈哈哈哈……”徐清拍手大笑,看得燕苦一愣,徐清解釋道:“將來發揚光大為師學問的,就是你燕苦啊!”
聽了這話,燕苦受寵若驚,趕忙跪下:“老師……”
“起來起來,你剛才說的那個用海貨致富之路還有瑕疵,譬如,建造船塢的人力物力何來,你可有辦法?”
燕苦嘆了口氣,搖搖頭:“學生慚愧……”
徐清不說話,將靜置的鹽水拿了出來,放入洗淨的大鍋裡。之前放鹽水的桶子裡,因為溫度的降低,竟然又析出了一層薄薄的塵泥。
“老師說的,莫非是海鹽?”燕苦嘟嘟囔囔,想不清徐清把海鹽煮來煮去幹什麼。
徐清用手指蘸蘸鍋裡的鹽水,嘗一嘗,品了一下,心道還不錯,至少嘗不出雜味了。
加大火煮開鹽水,改用小火,鍋裡的水漸漸蒸乾,一些小小的白色晶體開始越來越多。徐清用木棍慢慢攪動,不然鹽糊了。攪了半天,燕苦也想上來試試。
鹽晶體越來越多,把火滅了,靠著鍋裡剩餘的熱量將水蒸乾。
“老師,這海鹽,原來還可以變白啊……”燕苦看著鍋裡一層白鹽,驚歎不已。拿手指蹭下來一點,嚐嚐道:“味道,這味道和粗白鹽不相上下……”
“如此,能致富否?”
“老師真如神仙下凡,學生有幸,受教了……”
“哈哈哈,萬物有道自在其中也……”徐清謙虛有加。
其實後世有更為先進的曬鹽之法,奈何徐清不會啊。所以只能使用這種較為低效的辦法了,微微一算,不過是耗費了些許柴火,而且一個熟練工人也至少能管五鍋。再加上黑鹽變白鹽,重量減少的損失,和黑鹽本身的價格,一斤白鹽的成本不過三文錢。但若賣出去,馬上能賣到十文,若是運到缺鹽地區,十幾文也是有的。
師生兩人探討了好一會兒,關於海鹽純化的推廣,量產。徐清給燕苦下達了一個指標,年前日產五百斤!
這麼大的產量,等到馬尼德回來,就可以裝上一大袋子了。等到他的商路打個大圈,經濟效應馬上就會顯現。而且,鹽山那邊的鹽作坊全部被黃家壟斷,徐清直接可以拿到三成產量或收益。兩邊加起來,還皇帝老子的賬,就有底氣了。
忙完海鹽這邊,徐清心裡頭大暢,想起那斗笠翁的話,十分好奇。
黃驊到底出了什麼事?
那裡的縣令不像其餘三縣的,都是徐清門生,天地君親師,一家人的關係。那個詹增,徐清也有感覺看不透的樣子。
徐清讓牛吃草回滄縣調了八百兵丁,安放在黃驊旁邊以防萬一,自己則騎著毛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