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仁勇校尉
徐清沒回門房裡,在客棧叫了飯菜,還買了一壺酒,也沒喝完,只是淺嘗幾口,聊以慰藉思鄉之情。
即使是現代,徐清都沒啥酒量,好幾次聚會都敗在酒上面。鑽了幾次桌子,尿遁了一次,這讓徐清被人笑話了好久。
正在吃早飯呢,忽的聽見一個熟悉的聲音。
“哈哈哈,老劉啊,好久不見。”
徐清悄悄一看,確定是張中,正準備打招呼,聽見張中繼續和另外一個人說道:
“你也是昨天聽見訊息了吧,我可是連夜趕來啦!”
“是啊,前天就到了臨縣,今天算輪到我們發錢了。”劉姓男子滿臉疲憊,看來是趕了夜路,不過喜色頗多。
“咦?”張中瞅見了徐清,徐清忙打招呼“張伯,你們剛才說什麼呢?什麼來啦?”
“你還不知道?上面的賞令到啦,要發錢啦!”張中扯過徐清來:“來來來,和我一起去折衝府……”
徐清推辭不得,這些天也等不及了,話不多時,一行人便往折衝府走去了。
雖然今天是中秋節假,不過皇命到此無人敢懈怠,差不多都到崗了,除了徐清這個門子,但是他的崗位太微小,倒也沒人注意。
到了折衝府,有兩個書辦跑了出來,樂呵呵跟張中說道:“我們還有個好訊息要告訴你咧,聽都尉大人說你要授勳了咧。”
眼下是大唐立國之初,雖剛取得中原之戰的勝利,但天下未定。因此李唐對於大唐府兵將士們,也還是很大方的。那些上戰場的府兵,如有軍功,便有很大機會獲得勳賞。
為了激勵將士,大唐皇帝李淵兼用散職與散實官名號,用來賞功。這些名號被稱為國初勳名。
不過勳號與勳官這個時候還是並行不悖的兩套東西。勳號特點是閒, 而勳官的特點是散,勳號是沒品沒階的,而勳官此時是有品階甚至能升遷的。
李淵從起兵開始,為了收買人心,大量授封勳號,到了此時已經有些氾濫的地步了,因此朝廷現在也在對此進行調整,意圖還是廢除氾濫的勳號,把勳號整合到勳官這一系統中來。
國初勳名下其實是兩套,一套是以各種大夫為名的散職名號;一套則是以都督、將軍等武職為名的散實官。
這兩套勳名,前一套主要授給那些地方鄉望人物,算是文官的,後一套主要授給軍中立功將士,後來便發展成了專門給武官的。
文武散官後來還成了唐朝官員的一個重要確定品階的標準。授官先授散職,散職確定品階,職官則是確定其職事。
但在如今,散職和散實官已經濫封過度,變的空有一個名號而已,與勳官相比實在是天差地別。最起碼的一點,授勳官就有勳田授,而勳名則沒有田,只有一點點錢糧。
不過,即使這樣,張中也是羨煞旁人,他的幾個老夥計都道賀喜賀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