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垂死掙扎,才是最可怕的!
這也是為何李秘需要藉助柳永慶和光海君的勢力的原因,朝鮮的地理位置實在太特殊太敏感。
張角和周瑜不可能逃回日本,更不可能回大明,唯一的選擇就是往南,逃入大海,可茫茫大海之中,哪裡才是他們的立足之地?
所以他們只能往東北方向而逃,而那裡,有個靠漁獵起家的民族正在奮力崛起,那就是建州女真!
眼下的建州女真對大明朝廷已經聽調不聽宣了,他們一直在尋求軍事技術和力量支援,張角和周瑜毫無疑問會成為這個民族的座上賓!
所以把張角和周瑜逼急了,他們必然在朝鮮魚死網破,可網破了之後,那些漏網之魚,唯一的去處,就只能是建州女真了!
而若果真的有漏網之魚,那麼張角和周瑜,必然是其中之一,讓此二人進入建州女真,往後可就真的麻煩了!
所以李秘必須要將張角和周瑜堵死在朝鮮,決不能讓他們逃到建州女真去!
在防備他們魚死網破的同時,還要確保無人能夠逃往建州女真,那麼法子便只剩下一個,那就是必須將他們一網打盡!
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似太平道這樣的龐然大物,即便在日本被李秘折斷了爪牙,仍舊還是有著不小底蘊的,否則也不會獲得光海君的青睞,更不會讓光海君因此而欺瞞李秘。
趙司馬和左黯自然清楚這一點,所以他們認為李秘此舉太過草率了些,就好像網已經編制好了,才發現要捕捉的不是蚊子昆蟲,而是獅子老虎,那蛛網根本就撐不住一般,這根本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然而李秘此時卻神色泰然,聽了左黯的憂慮,便朝左黯道:“咱們還未離開京都之前,史兄長就已經發信回大明瞭……我那些兄弟,是不會放著我不管不睬的,即便朝廷不允,他們也一定會趕來朝鮮!”
“我等在德川家康處逗留許久,又在海上漂泊,算算時間,我的人估摸著也快要到朝鮮了!”
趙司馬和左黯終於明白李秘為何如此泰然,原來他並未莽撞行事,原來他早已預料到了這一點!
當然了,雖說左黯沒有見過李秘那些弟兄,但從李秘與黑牢弟兄們的相處便能看得出,李秘能以兄弟相稱的人,自然都是信得過的,也不必擔心他們不會來,唯一需要擔心的是,他們到底何時才能抵達?
對於這個問題,李秘也著實有些吃不準,因為除了甄宓這樣的閒人,他的兄弟姐們機會都在朝廷之中任職。
若遇到朝廷方面的阻力,李秘有理由相信,弟兄們會拋開一切職務,相約而來,只是為了接李秘回家。
可在大明朝,脫下這身官服,與穿上官服一樣困難,可不是你想退就能退的!
更何況四五年過去,弟兄們眼下一個個身居要職,因為李秘而集體辭職,即便把李秘順利接回大明,李秘往後又如何在朝堂上立足?
李秘相信,有劉知北這樣的人物在身邊,弟兄們是不會莽撞行事的。
可謹慎行事畢竟是需要時間來考慮,需要時間來調和,需要時間來緩衝,那麼弟兄們抵達朝鮮的時日,也就無法預料了。
李秘本以為來到朝鮮,就能夠見到甄宓,見到弟兄們,可此時卻沒有,這就足夠說明問題了。
也正是因為無法預算援兵何時才能抵達,李秘才會讓柳永慶和光海君相互競爭,相互牽制,為的就是拖延一下時間!
光海君說到底還是個極度驕傲的人,他既然在李秘面前否認了張角和周瑜的存在,自然不會乾脆利索把此二人交給李秘。
所以他會籌謀更加巧妙的計劃,讓張角和周瑜的出現變得更加順理成章,這個過程需要不短的時間。
而柳永慶想要僱傭秘密力量,從光海君手裡把那兩個賊人抓住,同樣需要時間,這些時間,便是李秘的底氣來源了。
只要能捱到弟兄們抵達朝鮮,就是李秘真正翻身之日了!
不過左黯卻搖了搖頭,朝李秘道:“等待是最不著調的事情,倒不是信不過你那些兄弟,然而人算終究不如天算,更何況他們還是朝廷中人,朝廷裡頭壞腸子的人最多,花樣也最毒,弟兄們雖有心,也怕無力不是?”
左黯關鍵時刻也果真是一針見血,李秘又何嘗不明白,命運必須捏在自己手裡,局勢同樣如此,這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佔據主動。
如果自己的預算之中有著不確定的因素,就絕對不是萬全之策,而從黑牢出來之後,李秘等人就一直在謀求這樣的天衣無縫,因為任何一點閃失,都有可能讓他們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從黑牢裡走出來的人,是如何都無法再度承受這樣的苦難的!
可如今這樣的狀況,李秘這邊也就三十九個黑牢狂徒可用,又該如何制定萬全之策,保證將張角周瑜摁死在朝鮮,而不讓他們漏網逃到建州女真去呢?
李秘也不是沒考慮過這個問題,所以他等著趙司馬和左黯上門來,他李秘的底牌就是大明朝的弟兄們,不過弟兄們能否準時抵達,眼下還存在變數。
李秘可以說是盡力了,那麼趙司馬和左黯是否有底牌?他們的底牌又會是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