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期期艾艾了三日,終於到了放榜之日,這還天沒亮,貢院方向一聲炮響,街上頓時熱鬧起來。
貢院前面早就擠滿了守候著的武舉士子,伸長了脖子,就等著張榜,而李秘等人乾脆連貢院看榜都不去了,三人就縮在家裡頭等著。
街上隱約傳來歡呼聲,也有不少人看完了榜單,落寞地獨自離開,一些個將門子弟,落榜了也不氣餒,完全沒當一回事,與相知的朋友到酒館去散心消遣,而有些將門子弟並沒有將考試放在心上。
他們之所以參加武舉,不過是為了聯絡感情,結交朋友,考試結束之後便一道尋歡作樂去了,至於能不能榜上有名,他們卻是不太上心了。
李秘三人參加武舉考試,理問所的人也都是知道的,非但如此,推官衙門和總督府的人也都知道。
不過他們對李秘三人並沒有抱太大希望。
趙廣陵雖然出身名門,身份尊貴,但又不是將門,他們的家族三百年不曾沾碰過軍事,雖然從小家教良好,但不是內行人,考試哪來甚麼底氣?
至於張黃庭,長得像個娘兒們也似,雖然也有真功夫,但行走江湖還行,征戰沙場卻沒那股氣度。
再說了,杭州張家本來就是個野路子,朝廷都不稀罕詔安收編他們,這樣的匪寇嘍囉來參加武舉,能考上才真是怪事了!
至於李秘,破案倒是有一手,應付各種局面也是遊刃有餘,整日裡揹著一把戚家刀,也是足夠唬人,但整日裡忙於各種公務,衙門裡雞毛蒜皮的事情都需要他操持,若這樣也能考中,那便真真是沒天理了!
整個南直隸參考人數約莫上千,五天也才滿滿當當,勉強囫圇考試了一遍,從中擇優選取九十一人,與文科考試一般,頭名為解元。
放榜之後,報喜隊伍敲鑼打鼓走上街頭,到武舉士子落腳之處去報喜,整個姑蘇城又熱鬧了起來。
這是繼真龍顯靈之後,又一場盛大的狂歡,雖然與自己無關,但姑蘇百姓發揚了一如既往的看熱鬧傳統,整個城市都鬧哄哄起來。
報喜的都是各級衙門攤派到貢院以供差遣的,與維持考試不同,報喜可是個肥差,中舉的必定要給賞錢的。
外頭敲鑼打鼓,熱鬧到不行,理問所衙門的公差衙役們也都被抽調去幫忙了,整個理問所衙門倒是冷冷清清。
趙廣陵和張黃庭二人都緊張兮兮的,也不敢去看榜,一顆心到底是揪著。
可笑的是,趙廣陵考前牛如龍,考後慫如狗,讓李秘整日裡嘲弄,卻是一句都不敢頂撞。
張黃庭更不用說,張戩是花了好大力氣,又擺脫了李秘,走了不少關係,才成功報考。
雖然李秘和趙廣陵溫書練功,張黃庭也在一旁陪著,但他心裡頭到底是沒有底氣的,眼下就更是七上八下了。
三人大眼瞪小眼的,外頭一有甚麼動靜,便要站起來,可報喜的隊伍每次都只是路過,並沒有進來。
照著規矩,報喜也是從高到低,依次進行,眼看著都要到傍晚了,也沒報喜隊伍進來,三人難免要失望。
這頭名是不指望了,一般的舉人身份都沒能考到,這就不太正常了!
雖然這兩天李秘最是坦然,畢竟他比較看得開,武舉人對他也不過是鍍金罷了,但眼下卻是他最先忍不住!
因為王弘誨那幾個老傢伙信誓旦旦要給他走後門,結果竟然沒中舉,這如何都要討個說法不是!
這兩個老兒可是得了李秘不少好處的,人情大過山了都,李秘也不指望他們回報點甚麼,可這答應過的事情竟然都沒能兌現,這就過分了!
正當李秘要出去討說法之時,正好碰到了來報喜的隊伍!
三人也是一臉驚喜,結果上前一看,卻是理問所自家的衙役,恨不得當場將這些人給打一頓。
正要動手,那些個衙役卻笑嘻嘻來討賞,竟然還真是來報喜的!
不過聽說是橫豎他們要回衙門,順道來報喜,名次也就可想而知了。
這麼一問,張黃庭竟然考了個八十九名,一般一般,也就倒數第三,李秘得了個九十名,不錯不錯,倒數第二,至於趙廣陵,不依不依,倒數第一啊!
雖然是考上了,可這結果也是讓人傻眼,李秘倒是無所謂,他本就不想出頭,能混上武舉人的身份就成,而且還贏了趙廣陵,反倒要開心。
至於張黃庭,家裡頭本來就是為了混個正經名分,好洗白整個家族,如今張黃庭雖然是倒數第三,但到底是榜上有名,當然是該高興的!
再者,李秘和趙廣陵一道溫書練功,很多時候都冷落張黃庭,他只是默默在一旁學習,如今成績卻比他們兩個要好,牙都該笑掉。
三人之中臉最黑的,自然就是趙廣陵了!
倒數第一是個甚麼鬼,你趙大公子可是要為江東豪族重新崛起而努力奮鬥的男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