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盼盼彈得曲子叫做逍遙引,是一名戲子讀過天機閣逍遙子的一首詞後有感而創,在中原小有名氣,一些茶樓戲院常有戲班唱來助興,
逍遙引本是佳作,但比之前面那些人的古今名曲,卻少了幾分磅礴與空靈的感覺。
很多人都微微皺眉,心想長明究竟打的什麼算盤?
放在別處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但今次是十會,更有賈清榮在側作為本次琴之會的評判,彈這樣的曲子還不唱詞,怎麼會贏?
就算白雪見彈琴真的太好,剩下的人很絕望,那乾脆不落場直接棄權便是,無論無何也沒有道理第一個站出來,彈的還是這樣的曲子,
這樣也太丟人了些。
長明宗會做任何事情,唯獨不會故意做丟臉的事。
事實上所有人和宗派都是這樣,所以他們都很納悶,難道這名少女在此曲上另有成就?
要說鳳求凰,百鳥來潮,陽春白雪這樣的名曲有成就到有可能,但這種二流曲目有成就又能高到哪去?
但觀長明宗的舟裡,人人氣定神閒,似乎壓根就沒在乎,但也可以理解為極有自信。
對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讀,
就像同一首曲子不一樣的談給不一樣的人會有很多不一樣的感覺。
賈清榮看著面前小舟上彈奏中的少女,眼中充滿差異,像是猜到了接下來的事。
當曲聲進行至中段時,長明宗眾人神情開始放鬆起來,就像路邊店中在準備享受按摩的客人。
忽然,琴聲一頓,戛然而止。
風小寒微微挑眉,有些不解。
何惜柔微笑著說道:“好戲來了。”
就在所有人都感到差異時,劉盼盼玉指按住琴絃一端,另一手指尖迅速劃過,琴音頓時一轉,就像天空中忽然折彎的大雁,變得悠揚快活起來。
湖中的水聲,山中的鳥語,叢中的蟲鳴,甚至眾人的呼吸與心緒都在隨著琴音起伏,
湖中人與湖畔看客的心神微漾,覺得識海空明中有東西正在醞釀,一些因沉寂許久的東西正在悸動,但卻情緒卻又那般平靜。
逍遙與平靜從來不是衝突的東西,
這兩樣都是從古至今無數修行者都在追求,但太多人迫於現實發壓力選擇隱忍,為了平心靜氣從而選擇孤寂,在枯燥的修道之路中緩步前行,
天機閣的逍遙子喜歡雲遊,心無掛念逍遙快所以寫了那首詞。
那位戲子認為雙手於置於弦上,再吵嚷的地方身心也能平靜,頗有超然世外的感覺,看了詞後才知這種感覺叫逍遙,於是世間有了逍遙引。
劉盼盼看了詞聽了曲,認為那些都不是逍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山不來我去,水來了我飲,見惡便除,逢鬼便度,如此輕鬆愉悅的走在通往大道的路上才是修行者應有的氣節,
人生在世我樂在其中,
這才是逍遙。
曲還是那首曲子,但曲中的律卻煥然一新,
不受束縛的內心世界簡直是天堂,讓所有人都為之驚歎。
風小寒也感慨的想著難怪和歷史上最惡的人走了那麼久,依然沒有沾染到半點魔氣,如斯心性確實厲害,不愧是劉盼盼。
這樣的琴讓望月閣那邊沉默了很久,原來這首逍遙引還可以這樣,不愧是長明宗的關門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