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爺,去不得啊!”
在荀無雙一擊打倒那少年之時,臺下一位身材高大、戴著斗笠的公子似是按捺不住、蠢蠢欲動了。他剛往前邁了半個身位,就被一旁陪同的老者拽住了胳膊,開口勸道。
那被喚作“少爺”的公子回過頭來,笑了一笑:“放心,我就是上去活動活動筋骨。”
“老僕又不是在擔心少爺技不如人!”老者氣道:“咱們這趟出來乃是奉大王之命探查中原漢人近來的亂事,一定要低調行事啊,萬一被人發現了……”
那公子反握住老者的胳膊,滿臉微笑著打斷道:“難得出來一趟,便見到這麼有趣的事,我實在是不願錯過啊!我記得部族裡的叔輩們皆謂中原女子性情溫順、柔弱不堪,很是沒勁,我看……這荀門的大小姐比咱們的那姑娘還要剛烈。”
“可是、少爺……咱們不會受他們待見的!”
公子垂下眼瞼,擺出一副憂愁可憐之色:“您也知我出來一趟不易,大老遠跑來中原不玩個盡興實在是有些遺憾了。就算被人認出來又如何,周朝又沒有規定王土之下,容不得一個蠻人吧!”
老者一時語塞。
公子眨了眨眼,抬首望向擂臺上的那青衣少女,眯起了眼睛,接著又道:“大周素來向外族誇耀武力,自謂國盛民強;江湖中又道武林新秀層出不窮……那我何不在此殺一殺他們的威風呢?”
老者猶豫半晌,嘆了口氣,終還是點頭同意了。
公子大笑一聲,摘下斗笠,撣了撣衣袖,翻身躍上擂臺。
臺下觀眾本因那少年敗下陣後情緒低落,正慌慌張張地物色新人選推上臺獻醜之時,見一人一躍而上,頓時大喜過望,紛紛為其開始叫好喝彩。
擂臺邊數個打著赤膊的壯漢見又有人來,雙手開始有節奏地拍打起面前的大鼓,在一陣急促的鼓聲中,氣氛被烘托的更為讓人熱血沸騰。
然而,滿腔的熱血與滿堂的喝彩聲卻在那公子登臺時戛然而止。
只因,人們看清了那公子的長相。
雖然他一身漢人的裝扮,但這裝扮與他的臉相映襯之時,卻莫名地有種違和感。
只因那人有著古銅色的頭髮,一雙妖異的藍瞳,臉龐稜角分明,其餘五官極為精緻。
“他是蠻人!”
有人驚呼起來。
全場的人頓時變得騷動,一時之間開始議論紛紛。這上臺的公子雖有著蠻人的特徵,但這些人大都沒親眼見識過蠻人,只不過道聽途說罷了。但他們聽說那些棲居於北方的蠻人,長相與中原漢人對比,相較於西域人來說更為相似,大同小異。
他們還在聽說蠻人男子大多高鼻樑深眼眶,面部粗獷、鬍子拉碴、褐發藍瞳,雖說臺上這男子長相更為柔和,但毫無疑問這就是蠻人。
在大周的北地,諸如燕雲二州、遼東等於蠻族交界之地,在那裡的州郡中常常可見一些蠻人;另外如太安、洛城等西北方的大都城,也偶爾能見到一些蠻人。
大周雖與蠻族交惡,雖還未到人人喊打喊殺的地步,但中原之地,幾乎沒什麼人待見那些蠻族,坊間上下流傳的也皆是關於蠻人如何凶神惡煞、屠城吃人等暴戾的傳說,加上邊境之地時不時發生的戰事,人們對蠻族可謂是恨之入骨了。
而在這種時候,卻突然闖進來一名蠻人。
臺上的青衣少女顯然也是一愣,但好在她很快就回過神來,一抹厭惡之色隨即攀上眉頭。
“滾下去!”臺下有人叫喊道。
“沒錯!滾下去!泱泱中華,不是你們這些蠻夷能來的地方!”有人破口大罵。
“中原武林、荀門聖地,豈是爾等醜惡之人能沾染的地方?還不速速退下!”一名儒生打扮之人憤怒地指責道。
與此同時,就連臺邊維護秩序的荀門弟子也不禁摁住了隨身攜帶的兵刃,向那名蠻人投去了警惕的眼神。
一瞬間,這位公子便已從上臺攻擂的英雄淪為了被口誅筆伐眾矢之的。
臺下的墨君挑了挑眉頭,開始仔細地打量起臺上的那名打扮儒雅的公子,他還是第一次見到傳說中的蠻人。
那位公子似乎早已有了心理準備,但竟想不到會被人唾棄至此,一時心中似乎是被什麼堵住了一般,倍感壓抑酸澀。
他苦笑一聲,捏緊拳頭穩了穩情緒,不再理會耳畔的謾罵之聲,向著對面的荀無雙躬身拱手,行禮道:“在下慕容閔,見過荀姑娘。”
他表現的極為鎮定,語氣不卑不亢,好似雲淡風輕,但那隱隱在顫抖著的身影,卻依舊無法躲過一些人的眼睛。
“無恥蠻夷!學什麼中原人的禮節!再怎麼學,你還是一個蠻人!”對於慕容閔這般作態,又有人忍不住爆發了。
“不錯!蠻人就該穿蠻人的衣服,別玷汙我中華的臉面了!咱們上去把他這身衣服扒下來!”
此話一出,眾人頓時慷慨激昂,好似化作了衛國戍邊將軍士卒,欲將眼前的蠻人撕個粉碎,頓時向著擂臺一擁而上。
慕容閔上齒緊咬著下唇,依舊保持著那個行禮的動作,深深地低下了頭。
“胡鬧,全都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