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
怎麼監督?
蘇進一句話問愣了在場所有人。
就連周景洋,之前蘇進回答正古十族問題的時候,他一直抱著手臂靠在一邊,用複雜莫測的眼神看著他,此時也是一怔,疑惑地皺起了眉頭。
蘇進目光清亮而堅定,彷彿這句話並不是一時興起,而是他深思熟慮過後的結果。
他說:“就如大家所見,我們的方案已經擺出來了,從上到下,從總綱到細節,基本上已經考慮周全。但是,就像祝蘭師所說的那樣,方案始終只是方案,與實際實施還隔著一條鴻溝。實踐過程中,勢必會遇到很多問題,可能會是技術方面的,也可能跟人情世故有關。”
他吐了口氣,自從到達龍門石窟之後,所見所聞的一切浮現在他眼前。
“之前祝蘭師提到龍門石窟,現在我就想給大家講講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管委會,在蘇進看來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範例。
它是自發成立的,成立的初衷是所有當地人對石窟的熱情與愛,他們想要保護它,想要延續它的存在。
事實上,他們也做了很多工作。限制人流、進行管理、想方設法找人來進行修復。
但是,時間一長,一切都不復初始之時。
管委會內部出現了混亂,出現了李文夫這樣的蛀蟲,甚至於正傳一開始也是有動搖的。
據蘇進所知,李文夫的事情爆發之後,龍門石窟管委會進行了嚴格的自查,又拔出了一批毒膿。
有一次,龔來順在他面前,足足沉默了半個小時,最後才嘆了口氣,跟他歷數起了那些人加入管委會的原因,最早時所做的工作……
這樣一個由熱情而生的組織,時間久了都會出現這麼嚴重的問題,全國文物發掘、保護以及博物館的建設,牽涉到的人何其之多,牽扯到的利益何其之大,怎麼能保證其中的純粹?
當然,這種事情只靠人的熱情和責任感是不可能的,必然用制度來進行嚴格的管理。
但制度也是人定的,也是人來維持的,怎麼可能一直保持上下一體,始終如一?
蘇進講完龍門石窟管委會的事情,正古十族人人臉上露出了嚴肅的表情。
推人及己,他們從龍門石窟管委會的身上看見了自己的影子。
別說那個管委會了,就是他們正古十族,前往海外之後不也出了很多亂子,搞得幾乎要分崩離析了?
在無比巨大的利益面前,任何感情、信任、理想,都會變得薄弱起來……
“我們加入監督,就會沒有這種事情發生?”過了好一會兒,祝使由問道。
祝使由是正古十族的首席長老,也是十族的代言人,他問話的份量,又是祝犀月這種小輩不能比的了。
“我不能保證。”蘇進坦然說,“但是,制度已經建立起來了——”
他指指身邊的膝上型電腦,“要看的就是執行。關注此事、進行監督的人越多、聲音越雜,力度就越大。所以,我衷心希望並且代表國家文物局邀請各位的加入,一起來監督整個華夏的文物保護事業。”
說著,他非常隨意地看了一眼牆邊堆積的文物箱,道,“這些文物的確數量眾多,價值連城。但是比起整個華夏的文物來說,又只是九牛一毛了。我不需要各位把這些文物捐獻出來,我想把全華夏的文物,交到各位手上!”
蘇進說完這些話,向正古十族的人微微行了一禮,就不再開口,而是走到另一邊的桌子旁邊,隨便選了幾樣食物吃了起來。
說了這麼久,他的肚子也有點餓了。
無數道目光聚集在他身上,看著他吃吃喝喝,他卻一點不自在的感覺也沒有。
正古十族沉默了一會兒,移開目光,有的竊竊私語,有的重新聚集到膝上型電腦旁邊,開啟剛才的檔案和影片細看。
每個人的表情都很凝重,顯然蘇進剛才那一番話,說進了他們的心裡。
蘇進往那邊瞥了一眼,微微一笑,轉過了身。
“你說你年紀輕輕的,怎麼這麼狡猾。”一個聲音在他旁邊不遠處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