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青喬已經完全看呆了。
蘇進和牛大壯一左一右,兩人各據一邊,正在進行同樣的工作。
兩根金絲被尖嘴鐵鉗夾緊,從晶瑩的鑽石正中間被拉出來。
長長的金絲越拉越長,在人與鑽石之間輕輕晃盪,宛如泛著金光的碧波,柔軟卻堅韌。
金絲不斷延展,正在工作的兩個人還不覺得如何,旁觀的三個人已經全部屏住了呼吸。
金絲越長,便越難使力,稍有不慎就會斷掉。
尤其兩人手持的是鐵鉗,不是自己的手,隔了一層之後,對力道的把握就更難了。
鐵鉗夾松一點,金絲會從手上滑脫;夾緊一點,金絲可能直接被夾斷。
多少學徒與正規修復師都倒在拉絲這一關,最終不得已縮短素絲的長度。
但眼前這兩個人,卻都表現得遊刃有餘。金絲盪漾,彷彿隨時有可能斷裂,但它實際上又是那麼穩定,好像可以就此一直延展下去一樣。
蘇進先一步開始,也先一步結束。
他手中的金絲最後完全穿過了這粒鑽石,被拉長到了大約一米五到兩米之間。
他的手一頓,順手又從旁邊的小碗裡取出了另一顆鑽石——同樣看也沒看,換到了桌上那個金屬支架上。
金絲繼續拉長,不斷向前綿延,好像無休無止。
約摸五分鐘後,牛大壯也完成了拉絲的第一步,同樣拉出了一根一米七左右的纖長素絲。
第一拉就遠比普通工匠拉出的成品素絲更長,足可見這兩人的深厚功底!
但同時也看得出來,牛大壯的動作比蘇進還是慢了一點。
他比蘇進遲了五分鐘完工,但之前分神拖延的時間其實只有兩三分鐘而已。
不過,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拉絲成形,他還是非常強大的。
兩人的第二次拉絲開始,金絲越來越長。
到達這種長度,不可能再平著直拉——整個忠王府前庭,都沒有這麼大空間。
不算正古十族意圖如何,他們的工具準備得還是很齊的,旁邊有一個特製的繞子,可以把拉出來的金絲纏繞在上面,繼續工作。
但是有了這個繞子在中間,拉絲的難度當然也就進一步提高了。
蘇進表現得遊刃有餘,金絲在空氣中顫抖,一圈圈繞上了木製的繞子上,看上去像是較粗的金色紡線一樣。
說起來,古代用來繡花的金線同樣是以這種工藝製成,當然長度通常都不會到達這種程度。
約摸十分鐘後,第二拉完成,蘇進中間沒有停頓地,選擇了第三顆鑽石,開始了第三拉。
第四拉、第五拉……
一顆顆鑽石被從小碗中拿出來,換到了金屬支架上,接著又被取下來,整齊排列到一邊。
現在可以很輕易地看出來了,小碗裡的鑽石一共九顆,由大至小排列。
金絲要從這九顆鑽石裡全部拉過,才算真正成形,成為可以用來進行花絲鑲嵌的素絲。
蘇進開始了第六拉。
金絲的長度已經到達了一種驚人的程度,旁邊幾個人全部專心致志地盯著兩人手中的動作,連呼吸都不敢大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