鑿擊聲響徹在奉先寺。
它的每一聲都非常悠長,彷彿鐘鳴磬擊,帶著令人回味的餘韻。
之前石梅鐵定錨時,由於時間太長,下方人群覺得不耐煩都開始交頭接耳了。
但現在,蘇進的鑿擊打孔時間絕不比石梅鐵用時短,下方卻一個說話的也沒有。
所有人一起抬著頭,凝視著蘇進不斷重複的動作,臉上浮現出了一種極為奇異的表情,彷彿已經完全沉浸在了這悠遠的“鐘聲”之中。
“鐘聲”不斷迴響在龍門石窟,迴音陣陣,不斷向四周傳遞,幾乎帶著一種神聖莊嚴的感覺。
腳手架後,大佛垂首而坐,薄唇微揚,似喜又似悲憫。
蘇進坐在腳手架上,對大佛面對著面,彷彿正在傾談。
是的,這是一次修復,但也同樣是一場對話。
千年之前的古佛與千年之後的修復師。
千年之前,工匠在此龍門石窟,依山鑿出了這樣一尊佛像;千年之後,年輕修復師還手於身,將它修復完全。
時光如流水,在他們身邊經過。
就像千年之前的工匠一樣,這個修復師總有一天也會消失在時光之中。
這座千年石佛,之後又會遇到什麼?
再過千年,會不會又有一個人類,站在此處,與它對面交談,聽取千年以前發生的事情?
這一刻,石梅鐵、龍門石窟管委會、天工社團學生、天空電視臺工作人員……
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安靜了下來,凝望上方。
此時,他們的心也變得無比安靜,彷彿沉浸在了這樣一場對話中。
這悠悠“鐘聲”,帶來的似乎是千年之前的迴響,也將他們的心傳遞到了千年之後!
鑿聲陣陣,每一擊都悠遠綿長,由無數更短更疾的敲擊組成。
十聲、二十聲、三十聲……
蘇進彷彿不知疲倦,一下接一下地鑿擊了下去。
他的額頭上漸漸冒出了汗珠,他的背心漸漸被汗水溼透,但他的眼睛始終明亮而專注,目光凝注在佛像上,已經完全忘記了周圍的一切。
旁邊馮秋易和於琢也同樣進入了一種奇妙的狀態。
此時,他們與蘇進達到了完全的默契。
錨杆粗細不同,打下的孔大小深淺都不同,所以需要的鑿子也都有不同的尺寸。
蘇進每每往後一伸手,馮秋易和於琢就能馬上意識到他需要什麼,第一時間給他遞上去。
到最後,他們幾乎與蘇進心意相通,每每在蘇進伸手之前,正確的工具就已經到達了應有的位置,只等蘇進伸手來取。
兩百個錨孔,兩百次震山擊。
蘇進在腳手架上,從左上到左下,然後換到右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