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進帶著方勁松一起走進了工棚。他囑咐道:“滑輪組是個精細活,沒搭好的話,會給後面造成麻煩,甚至還會有危險,你現在不要上去,先在旁邊看看,學習一下是怎麼搭的。”
方勁松雖然固執,但不是完全不聽別人話的那種人。他在課本上學過滑輪組的原理,但從來沒有親手搭建過,甚至大型滑輪組,他以前看都沒有看過。
他點點頭,跟著蘇進走到工人們附近。
鋼架已經搭起來了,有原先的合金鋼架輔助,滑輪鋼架搭得非常容易。
工人們一邊吆喝,一邊往把滑輪往上牽引。
蘇進在旁邊看了一小會兒,很快就走上去搭手幫忙了。
他穿的工裝顏色樣式都跟其他工人的差不多,董春第一時間只看見有個小年輕加進來幫忙,完全沒留意這個年輕人是誰。
一到正式工作中,董春就變了個樣子,變得精神奕奕,吆喝罵人的聲音也非常洪亮。
他喝道:“那個是誰?別瞎往裡插……咦?”
他才吆喝了兩句,突然怔了一怔。現在連他在內,這裡一共有八個工人在幹活。他們長期共同工作,配合得非常好,像這樣搭架子拉滑輪早就不是第一次做了,幹起活來非常麻利。
但今天天氣實在太冷,工人們的手腳有點發僵,動作遠沒有平時靈活。
蘇進插進去的時候,正好有兩個工人錯身而過,距離靠得太近了一點,肩膀重重撞上了。然後他們手一鬆,碩大的滑輪脫手而出,掉了下去。
正好就在這個時候,蘇進插了進去。他一手接住滑輪,順勢向上一甩,正好甩到伸手要接的另一個工人手上。接著他伸出兩隻手,一邊一個,扶穩了那兩個踉蹌的工人。
他插得恰到好處,董春的話還沒來得及說出口,就被他的動作堵了回去。
他意外地咦了一聲,覺得這年輕人的身形有點陌生,定睛一看,這才發現是蘇進。
蘇進不是施工隊的,對活計不熟,貿然插進來,很容易造成失誤。但他剛剛那一下,卻讓董春什麼話也說不出來。
他又看了蘇進一眼,把還沒出口的後半句話嚥了回去。
接下來,蘇進就順理成章地加入了施工隊的工作。董春一邊指揮手下的工人,一邊分出心神來觀察蘇進的舉動。沒過一會兒,他就放心了。
他意外地發現,蘇進對這方面的工作異常熟悉。起吊滑輪組根據吊起物品形狀、重量的不同,有著不同的設定方法。
現在他們將要吊起的是槨板,它是很長的長方形,重量非常大。對於這種形狀的物體,可以只吊中部,也可以繫結一頭一尾,把它託舉起來。
繫結頭尾的話,滑輪數量相對會比較多一點,更耗時間。而繫結中部的話,則需要選定合適的平衡點,難度比較大。
董春手上是有真本事的,這些工人都是他帶了多年的老夥計,手底下功夫非常強,毫不猶豫地選了第二種。
董春下到墓坑裡,手指在槨板的不同部位敲打了幾下,側過耳朵,仔細聽它發出的聲音。
最後,他起身抬頭,指著一個地方叫道:“這裡!”
他是對手下的工人說的,而同時,他眼角餘光剛好掃過蘇進。蘇進正攀在他不遠的架子上,往這邊看。
董春一開始沒有留意,等他喊完這兩句話,確定了工人們接下來的動作,才意識到蘇進剛才所看的方向。
他轉頭看了一眼,看見蘇進剛剛跳下架子,走到一塊槨板旁邊。
董春回憶著蘇進剛剛的視線所及,順著它的方向移到自己面前的槨板上,最後停留在了某個點。他心裡微微一驚——這個點,正是他剛才所指的位置!
這年輕人只靠他敲出來的聲音,也瞬間判斷出來了嗎?
這不可能!
他練了幾十年,積攢下來了多少經驗,最後才能做到這一步。這麼一個年輕人,憑什麼可以做到這樣?
董春擰眉,再次去看蘇進。只見對方走到一塊槨板旁邊,半蹲下去,像他剛才那樣,在某些位置敲了幾下。
董春面無表情,側耳去聽他敲出來的聲音,卻聽見上方傳來了幾聲笑:“這小子要幹嘛?跟頭兒一樣敲板定位?”
“想什麼呢?這可是隻有頭兒才會的絕技,他怎麼可能學得會!”
“不要說了,你們忘了?蘇同學本來就是有真本領的。”
“那可不一樣,大學生是有學問,但頭兒這手藝,可是練手練耳練出來的,來不得半點虛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