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進的事蹟只算是錦上添花,是這次婉容故居修復方案展示的一個花邊新聞。真正重要的,還是“婉容故居改建”展示出來的五十段修復方案影片。
五十段影片實在太多太長了,相當一部分人看了個兩三段,就看不下去了。
一些相關專業的愛好者與學生不久也敗退了。
一個在網上小有名氣的文玩大V嚷嚷著解釋:“尼瑪這也太專業了!我能看懂一部分吧,但再深的,得我老師來了……”
另一個文玩大V表示:“在下還在堅持。雖然看不太懂,但能看懂的部分收穫也很大。”
除他之外,還有相當一部分人一直堅持著。
這些人無一不是真正的內行。
或者是古建築修復,或者是文物修復,或者是建築法式,或者是城市設計……他們從各個角落聚集而來,全部都在以極其嚴肅的態度,研究這些影片。
第一次有人,或者說一個組織,會像這樣,把一個專案的全部方案,完完整整地呈現在大眾面前。
而這裡,所謂的“完完整整”,就是真的一點保留也沒有。想一想,連錢的事情都拿出來說了,還有什麼不能說的?
當然,還是有的——有很多。
如果這是一份很爛的方案,它這樣擺在檯面上,就是被嘲笑的。
甚至不需要它很爛,只需要它出現相對比較多一點的漏洞,它就足以被無數道圍觀的目光攻擊成篩子。
而如果,它是一份很好的、漏洞非常少的方案呢?
毫無疑問,它對於現在這個封閉的文物修復環境來說,就是一次衝擊!
無數專業人士開始研究它,一開始是試圖找出其中漏洞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久,研究變成了學習;再不久,學習再次變成了研究——這一次這個詞的含義,就跟頭一次完全不同了。
越研究,就越讓人心驚。
這份方案,實在太規範、太全面了。
它跟以往傳統文物修復師那種隨興、上手就來的做法不同,更類似於現代建築工程的搞法。
影片中的投影並不是純粹的投影,很多地方是在實景的基礎上改造演算而成,基本上就是真實的。
每一部分都有測量資料,都有材料檢測分析,都有力學推算,有當前實景與未來修復結果的比對。
整個工程將要分幾個階段完成,每階段的人力投入與工程預算,中間可能出現的問題……一些投影無法表示的內容,都會由白澤恩進行講解。白澤恩不愧是輝煌電視臺的臺柱子,五十小時的講解,他從頭到尾堅持了下來,始終語聲平和,氣息穩定,甚至連聲音都沒怎麼沙啞。
他清晰而有力地進行著解說,恰到好處地補完了觀看者的疑惑,讓他們一次又一次地接受著衝擊,也從中吸收了海量的知識。
從來沒有一個組織,會這麼無私地把自己的方案拿出來,帳目分明,細節清晰。
一條條帳目有力地駁斥了之前文昌明在電視裡的暗示,尤其顯出他心思陰暗,思想無恥。整個承恩公府的改建,每一筆已經支出的款項、每一筆將要支出的預算,全部都清清楚楚,有來有往,一點可以質疑的地方也沒有。
天工社團在中間拿的,正兒八經就是學徒工資,價格不能更公道了。
同時,透過這些帳目,外行人也能瞭解,古建築修復是什麼樣的,大概需要些什麼方面的支出。相比之下,文昌明之前報的價,就太斬釘截鐵又含糊不清了。
…………
到這個時候,事情就鬧得有點大了。
此時,遠在山西,汪煤球正在聽漂亮的女秘書講解天工社團的影片。
汪煤球從小就被取了這樣一個名字,之後他在煤炭生意上如有神助,從一文不名白手起家,變成了現在這樣一個數得著的大煤礦主。
他覺得老天爺給他這名字,註定他這一輩子就要做這個生意,所以後來他有錢有地位了,很多人勸他改個好聽點兒的名字,汪老闆就是堅持不改。
汪煤球向來以晉商之後自居,有錢發家之後,買了一個明代就很出名的晉商的老宅當家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