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文昌明的這個簡短訪談在網上再次引起了熱議。
金錢這種東西實在太刺激人了,尤其是大額金錢,帶來的感官刺激那真是赤裸裸的。
而最後,慕影留下的那句感嘆聽起來,也頗有些意味深長的感覺。
對啊,婉容故居位於南鑼鼓巷帽兒衚衕?那是什麼位置?是一環內的黃金位置啊!
這麼好的位置,要騰出來修復一座古宅子,還為了保護它的歷史與文化價值,要拋棄實用性,原樣修復,以後也要不斷花錢維護?
開什麼玩笑,這值得嗎?
引起爭議的同樣還有地段之後的發言。
據這位文七段文大師所說,需要改建的不僅只有一座承恩公府呢,還有整條南鑼鼓巷連同周圍的八條衚衕!
一座宅子改建就要兩億元,這麼大一片區域全部改建起來,又得花多少錢?
花這麼多錢,在這麼重要的黃金地段,修出來完全不能用,那是怎麼回事?
這明顯在城市規劃上不合理啊!
文昌明毫無疑問是質疑者那邊的,結果他上個電視發個言,卻讓質疑派的聲音變小了。
一些稍微有理智一點的質疑者都會開始疑惑:這投入實在太大了,不過是一座皇后故宅,它的價值,頂得上這兩億元嗎?對了,還有後續維護的投入!
對面的聲音一小,支持者們就開始說話了。
他們重新揀起天工社團在3D投影裡展示出來的修復方案,表示,相比起來,這樣的修復不是更合理?
它在外觀上仍然保留了古建築的格局,裡面卻進行了根本性的改建,變得更宜居了。
這樣修復出來的古宅,好好管理的話,無論是當高檔旅館還是會所,都是很好的嘛。這樣,它就可以產生收入,回饋到後續的修復上,達到自給自足的地步。這樣一來,不是更合理嗎?
不管什麼人,算起帳來都是很精的。更別提,這樣一比較起來,天工社團的方案頓時變得有道理了。
先不說前面的兩億元,只有保持良性地迴圈,才能保證後續的修復。不然,難道還要國家持續不斷地往裡投錢嗎?
文大師這點倒說得沒錯,東西總是會壞的,那修復起來豈不是一個真正的無底洞?
支持者們的聲音變大了,兩邊爭論不休,相持不下。
質疑者們表示,文化價值和歷史價值不可輕忽;支持者們則冷嘲熱諷,敢情不是你掏錢,有本事你花錢來保留這些價值啊?
而且剛才天空電視臺訪談裡也看到了,在外觀上面,天工社團的做法跟文大師的根本沒什麼區別。這又對文化價值和歷史價值有什麼損壞了?這不是兩全其美的做法嗎?
掐架時間一長,文昌明在訪談裡埋的一些釘子就顯示出了威力。
有人跟著冷嘲熱諷,你天工社團的方案還不知道是從哪裡來的呢。一群學生而已,還都是新手,怎麼可能做得出“兩全其美”的方案?真正關於古建築修復的部分,還不知道是從哪裡抄來的呢。沒聽見嗎?人家文七段都在不滿了。
另一些人則開始質疑錢的事情。
你天工社團發公告表示,停工期間的錢你們付。一天一百萬耶,你們有這個錢嗎?如果真有,錢從哪裡來?
不要告訴我們是掏的私人腰包,一群窮逼學生,也能有這麼多錢?
不過大體來說,這樣的質疑只能算是爭論過程中的一些雜音,並沒有起到動搖大局的作用。
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還是集中在事件本身上的。
尤其是帝都人,這件事從網上傳到網下,更多的人關注了起來。
南鑼鼓巷,是帝都著名的街道,不說人人都能說得上來歷,至少名字是都聽說過的。
他們很輕易就能打聽得出來,南鑼鼓巷改建組的確確有其事。那片區域被保護起來已經很久了,不允許隨意拆遷,就是在等著改建方案下來。
不過方案一直沒能確定,到底要怎麼做,上面還沒拿定主意。但很明顯的一條就是,文昌明的確是南鑼鼓巷改建組的高階顧問,他的意見就是:這麼珍貴的傳統歷史區域,必須“修舊如舊”,原樣保護下來,成為一個文化保護區。
這意思就是,將來這裡的居民都要遷出,由國家出資,進行大規劃改建修復過後,隔離保護起來,不允許、或者限制人們的進出。